图书馆工作简讯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2020年第4期 2020.07-08
•目 录•
★工作通讯……………………………………………………………………(1)
★作家与读者见面会………………………………………………………(7)
★诵读沙龙……………………………………………………………………(14)
★特色展览……………………………………………………………………(18)
★书法欣赏 …………………………………………………………………(19)
★文化助残……………………………………………………………………(20)
★ 工作通讯
“仲夏端午,知识飞扬”
——书香东城阅读知识问答圆满举办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明代诗人边贡在《午日观竞渡》一诗中写出了端午佳节龙舟竞渡的盛况。纵观历史长河,端午习俗数不胜数,赛龙舟、吃粽子、悬艾叶、佩香囊……中华源远流长、内涵深厚。
在全球疫情严峻、国内疫情几有反复、大型社会活动停摆的形势下,书香东城阅读平台为读者精选多部相关作品,并同步上线“仲夏端午,知识飞扬”知识问答活动,旨在通过线上活动,增进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让读者能在阅读中深切感受政府在这一特殊时期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负责,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唤起读者的家国情怀。
用好移动互联网、边防疫边阅读
书香东城举办的本次阅读知识问答宣传活动以互联网、移动终端、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吸引读者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书香东城平台,点击相应图书直接阅读。全国用户都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参加本次阅读活动;报名答题也极其简单、便利,报名界面可一键进入题库答题。疫情期间,响应减少外出和聚集的倡议,让读者足不出户,通过阅读获取知识,通过答题享受阅读乐趣,边阅读变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阅读设计宣扬民族传统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为使民众更多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本次活动选取了两本通俗易懂、长幼都可通读的书籍。书中详细讲述了端午节的起源、饮食习俗、赛龙舟活动、粽子文化等传统知识,介绍了与端午节息息相关的屈原、曹娥娘娘、伍子胥等历史人物。
本次活动还推荐延伸阅读21个中国传统节日。从节日的内在精神出发,分为坚韧的记忆、神圣的祭拜、世俗的狂欢、生产的节律、社会的维系、生命的礼赞、情爱的歌唱等七大主题。对这些节日进行历史的追溯的同时,也着力于现状的展呈,为读者勾勒出了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全貌。
本次阅读与知识问答活动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参与。截至7月10日,在短短两周的活动期间,有近600人次参与了问答,共有18位读者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收获了鼓励阅读的银质/檀木书签,其他读者获得优秀参与奖,收获了电子书库年阅读卡,为持续阅读提供了条件。
故宫以东:书香之旅---请读者南锣书店选书
2020年7月26日, “故宫以东:书香之旅---请读者南锣书店选书”活动在南锣书店如约开展,此项活动由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主办。
参加活动的读者每人可在书店内选择3册图书,如符合我馆入藏条件,经工作人员加工后读者即可凭北京市一卡通借书证当场借走。如没有也可凭本人身份证当场办理借书证。
我馆这一活动从2018年开始每季度举办一次,2年间同读者一起走过了东城区大大小小十余家书店,既有王府井书店这样享誉国内外的“共和国第一店”,也有三联书店那样拥有“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称号的人文老店,今天我们邀请读者来到了位于南锣鼓巷口的南锣书店。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老北京风情街,南锣书店是依托新华书店所打造的创新型城市书房,于2019年8月开业。读者来到这里选书既可以参与东城文化地标的打卡,又可以挑选到自己喜爱的图书,体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虽然窗外飘着蒙蒙小雨,但活动还是吸引了10余位读者在店内选择了50余册图书,看着读者将借到的图书小心翼翼的装入自备的防潮置物袋中,工作人员的心中浮起了阵阵的暖意。
第一图书馆参观“我们在一起”东城战“疫”主题展
8月5日,第一图书馆党支部组织馆员前往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观由东城区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我们在一起”——东城战“疫”主题展。
展览通过“白衣执甲、守护家园、保障民生、共谋发展、众志成城”等五个版块,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东城区各行各业党员干部冬战严寒、夏战酷暑抗击疫情的有力举措。那些医护人员请战书、社区出入证、民情日记等抗疫实物,以及全区各行各业疫情防控的纪实照片,展示了东城区干部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动人场面,令大家特别是下沉社区参加防控的馆员们倍感激动。
鉴于我馆已有序恢复对外开放,为了保证读者服务,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共39人分上下午两批进行。参观后馆员们表示,看着这熟悉的场景,原来全区这么多人都在倾力付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疫默默做着贡献,我们更要将战“疫”中凝聚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展现图书馆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馆两位馆员参加“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第七次代表大会”
2020年8月11日,“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市委党校召开。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出席大会闭幕式并讲话。共有405位首都社科界单位代表参会。
近年来,我馆充分发挥“北京市社科普及基地”作用,依托东城区优秀文化资源,结合“书海听涛”系列阅读推广品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得到了市社科联领导的肯定。作为北京市社科普及基地的代表,我馆肖佐刚、王笑夫两名同志参会。
会议期间,我馆与市社科联、故宫博物院、首都图书馆、北京史研究会、北京市写作学会等多家社科研究单位沟通交流。大会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也为科普基地进一步建立平台、整合资源、互相促进、发挥优势打下了基础。
书香之旅 故宫之行
2020年8月22日,东城区第一图书馆联合故宫书店组织了一次读者选书活动,这一天正是处暑节气,处暑代表炎炎夏日即将过去,秋高气爽的季节即将来临,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故宫博物院宣教部姜琪鹏老师,为参加活动的读者们全程讲解,每到一处姜老师都为读者们悉心讲述着,具有600年历史的故宫这一古建筑的古往今来。在姜老师的指引下大家从协和门-经单臂桥-过左翼门外东-到达箭亭广场-箭亭故宫书店,在故宫箭亭书店内,姜老师介绍了故宫箭亭书店、摛藻堂两个书店,以及《四库全书》编纂的由来,姜老师说故宫里的书店就好似大众了解故宫的桥梁,将深隔于宫墙之内,浮沉于历史长河中的秘辛开启,成为展示故宫文化的一扇窗,读者通过图书、文创产品、空间三种形式感触到了故宫文化、触摸历史的痕迹,体会到了“左右图书,静中涵道妙”的读书趣味。姜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风格,让读者们开怀大笑地同时,领略到了故宫的文化之美。
在姜老师的讲解指引下,读者们穿景运门-过内左门-到达御花园-又来到了摛藻堂故宫书店。这里西墙北侧的一道“矮门”内,里面不大的开间和素雅的陈设显得清丽别致,姜老师介绍说,这里是专供乾隆皇帝一人的秘密书房,也是乾隆皇帝存放《四库全书荟要》的书房。在摛藻堂故宫书店内,读者们都选到了自己心仪的图书,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数据加工及入藏,并完成了读者现场借阅手续。
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倡导下,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开展的“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系列读者选书活动,旨在引导读者选好书、读好书、互荐好书。今年已经组织读者分别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南锣书店进行读者选书活动,此次故宫书店读者选书活动为系列活动的第五站,今后还会组织这样的读者活动,以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助力“阅读北京”文化传承。
“故宫以东--书香之旅”雍和书庭站
2020年8月29日下午2点,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开展了“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系列读者选书活动--雍和书庭站,此次活动吸引了10余名读者参加,完成了读者挑选的几十本图书的入藏及借阅工作。
雍和书庭座落于地坛东门、雍和宫壹中心北下沉庭院内,书店占地230多平米,藏书近2千多种,5千余册。为读者提供的阅览座位30余个,还有咖啡等饮品服务。书店主营名家签名本,诗歌类、人文社科艺术电影等综合精品书。书店线下活动经常邀请著名作家、诗人们开展读书分享会,线上宣传上,书店在腾讯有自己的直播间,定期播报书店活动及新书推介,抖音上也有为本书店诗歌宣传的公众号,为读者朗诵新诗,书店图书月销量达到6万余元。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跨界文化(天津)传播有限公司、资深出版人,也是雍和书庭的创始人彭明榜老师,为参加活动的读者做了《致敬那些匆忙生活中仍心存诗意的人》的讲座,彭老师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要时常保持对诗歌的热爱和向往之心,享受诗歌带来的精神抚慰,多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感受自己内心诗意的美好和感动。这样面对匆忙生活的积极心态,引起了在场很多读者的共鸣。听完讲座后,读者们都挑选了自己喜爱的图书,工作人员对图书进行了数据加工及入藏,并为读者办理了借阅手续。
活动结束后,很多读者在“故宫以东--书香之旅”活动微信交流群中发表参加此次活动的感言,他们希望图书馆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读者活动,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享受阅读。通过此次读者活动,逐步探索多元化力量推动全民阅读的参与者向推动者转变,提升了读者的文化素养,丰富了我们的馆藏,也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佳境。
★ 作家(学者)与读者见面会
图说紫禁城中轴线古建筑——艺术、历史与文化(上)
6月20日晚上20:00,“书香中国——书海听涛”线上直播公益大讲堂准时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周乾,为广大读者带来讲座“图说紫禁城中轴线古建筑——艺术、历史与文化(上)”,讲座当天5700余人观看直播。
讲座中,周老师向读者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近况,线上带领读者们从午门到神武门游览了紫禁城的中轴线,重点讲解了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故宫古建。讲座综合了历史、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的知识,读者们享受了一场文化大餐。
讲座弘扬了紫禁城灿烂的建筑文化和优秀的建筑艺术,深受大家喜爱。
图说紫禁城中轴线古建筑——艺术、历史与文化(下)
7月4日晚上20:00,“书香中国——书海听涛”线上直播公益大讲堂第七期开讲,本次讲座继续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为读者们带来“图说紫禁城中轴线古建筑——艺术、历史与文化(下)”,直播当天五千余人观看讲座。
周老师接着上一期以贯穿紫禁城中轴线的建筑群为对象,基于大量图片和丰富的语言,来展现其建筑艺术、历史及文化特色。如解释古代“推出午门斩首”的真实含义,揭秘太和门广场的古代报警系统——石别拉的原理,回顾清康熙三十四年梁九重建太和殿时的举措,重温保和殿举行古代国家最高公务员考试的场景,探秘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皇位秘密立储制,解读清代国家最高权力执行机构——军机处,剖析紫禁城清代奢华的屠宰场——坤宁宫的文化内涵,了解紫禁城神秘的道教建筑——钦安殿,赏析御花园的石子路和堆秀山,读识清宫选秀女的入口——神武门等。
周老师通过对紫禁城中轴线古建筑群的细致解读,来弘扬紫禁城建筑灿烂的文化、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历史,提升公众对紫禁城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阅读黄金期 方法更重要
7月18日下午,“书香中国——书海听涛”线上直播公益大讲堂第八期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资深出版人、万卷出版社副主编、阅读推广人尹岩。尹老师创建“爱书人俱乐部”等多个读书会,热心于阅读推广事业。今天尹老师为读者们带来“孩子阅读黄金期,方法比努力更重要”,直播当天万余人观看讲座。
讲座伊始,尹老师用自己的育儿经历告诉读者爱阅读的孩子,其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比不爱阅读的孩子高出50%。生活中有太多我们自己想不到、见识不到的东西,可以在你所阅读的书籍里了解到,学习到。所以,正确地引导孩子从小爱上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尹老师用案例告诉大家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勇于向孩子请教,最后就是不和别的孩子做比较。
通过尹老师的精彩分享,听众们一起了解了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的好习惯,家长需要用心、爱心、耐心和恒心来完成。
探秘文澜阁——讲述《四库全书》的磨难与轶事
7月26日下午,“书香中国——书海听涛”线上直播公益大讲堂第九期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朝阳区文联文学创作会理事徐铁猊为读者们带来主题“寻访文澜阁”的讲座,吸引了千名文学爱好者前来观看直播。
讲座中,徐老师先介绍了《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四库全书》一共七部,北方四部南方三部,文澜阁本《四库全书》是南三阁本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部。文澜阁本饱经磨难,真正的原本也就剩下不到四分之一,是一部经后来多人补抄才凑齐的“百衲本”。
此次讲座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听众通过徐老师的讲解,了解了《四库全书》的历史,对文澜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里是北京》节目背后的故事
8月2日下午,“书香中国——书海听涛”线上直播公益大讲堂第十期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制片人(总导演)、高级编辑、北京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古都学会常务理事李欣。直播当天,李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照片讲述北京故事,吸引了千名文学爱好者前来观看直播。
讲座中,李欣首先介绍了《这里是北京》栏目,《这里是北京》是北京电视台介绍老北京风土文化的品牌节目,深受北京人乃至全国观众的喜爱,有着广泛且深厚的群众基础。
截止到2020年8月30日,《这里是北京》共记录了16年,记录了上百个考古项目,一百多座博物馆,上千件文物,近2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00余条胡同,千余处古迹,李欣用一张张照片从“记录北京,时光的力量”,“考古,记录改变时代”,“非遗,逝去的人与留下的故事”,“这里是通州 ,一个挑战”和大家分享了北京老城区变迁的故事,记录考古拍摄时的故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故事和通州的故事,最后李欣老师用记录一个变化的时代,留下即将逝去的美好作为结束语。
此次讲座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听众通过李老师的讲解,了解了更多的北京文化,让大家对《这里是北京》这个栏目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书海听涛网络课堂——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思考
8月14日,“书香中国——书海听涛”线上直播公益大讲堂第十一期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首都图书馆宣传策划部主任,中图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员研究分委会委员,中图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图书馆与科学普及阅读委员会副主任王海茹。直播当天,王老师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美的幻灯片介绍了阅读的重要性,吸引了千名文学爱好者前来观看直播。
讲座中,王老师首先介绍了关于阅读思考的探索与发现,分析了现在的阅读现状,给读者们一些良好的建议。而后讲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内涵和意义,图书馆的讲座、座谈、沙龙已渐渐成为文本阅读之外的最佳阅读方式之一。还介绍了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类型。最后详细讲解了读者活动策划的目标。
促进社会阅读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和发展阅读推广策略也已成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活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书海听涛看直播 书香文化进企业
为满足企业职工文化需求,我馆与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工会合作开展了面向企业职工和社会读者的“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公益直播讲座,内容包括:老北京民俗、生活服务、情绪管理等主题。讲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复工复产,共建书香企业。
8月23日下午,第一讲邀请到了国家级高级营养技师、老北京民俗美食家姜波老师为职工读者们讲述老北京的小吃,200余名职工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百余名职工观看回放。
了解北京小吃不仅要了解它的做法,更重要的是了解它背后隐藏的故事,或者它所蕴含的意义。提及酸梅汤,姜老师表示:清代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所谓“士贡梅煎”即是。因其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后来传入民间,于是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此外,小吃名目繁多,用料广泛,应时当令,丰富多彩独具一格。
收看直播的企业职工积极提问参与互动,都获得“书香东城”全民阅读卡,可以免费登录浏览海量数字资源。直播讲座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了企业职工的好评。讲座视频将放在我馆网站数字资源,服务更多读者。
书海听涛网络课堂——中国的航天与空间科学
8月24日20:00,“书香中国——书海听涛”线上直播公益大讲堂科技周活动开讲,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空间物理学家刘勇。直播当天,刘勇教授用专业的航天和天文相关科学知识为大家授课,此次讲座观看量达11680人次。
近一个小时的讲座活动中,刘勇教授从人类的航天是怎样走到今天的,中间经历了哪些曲折;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哪些空间科学领域取得成就;中国航天是怎样在探月工程等领域创造了奇迹;未来中国航天有什么样的计划,中国空间科学会取得怎样的成功等方面进行讲解。此次讲座科学与科幻相辅相成,理论与诙谐相得益彰,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讲座最后,刘勇教授总结到:航天科技体现国家综合实力,航天帮助人类探索宇宙奥秘,航天也能提升人类生活品质,航天面向未来。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作为北京市科学基地,通过开展科普活动,向市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对于激发科技创新,启迪航天梦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诵读沙龙
传承红色经典 牢记初心使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空中诗歌朗诵会成功举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7月1日上午,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携手东城区环保戏剧俱乐部三月雨朗诵艺术团联合举办了“传承红色经典牢记初心使命”空中诗歌朗诵会,近400名诵读爱好者聆听了此次空中诗会。
朗诵会共精选了《南湖红船》、《鲜红的党旗》、《红土地上的爱情绝唱》等12首红色经典诗篇。朗诵艺术家郑健康和米鸥老师受邀与诗友们同台演绎,重温党的奋斗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他们分别朗诵了《桥》和《龙的魂魄》,感人肺腑,令现场听众赞叹不已。一首首催人奋进的红色诗篇,让大家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本次诗会作为第十届“书香中国. 北京阅读季”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诵读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阅读、享受阅读,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
以爱之名 为爱发声
—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成功举办2020年“阅读北京”线上诵读会
7月19日上午,为打造浓郁的“书香北京”的文化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为2020年东城区“为爱发声”诵读大赛预热,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特举办“为爱发声”2020年阅读北京线上朗诵会,歌颂抗击疫情的众志成城与大爱无疆,20余名来自京城各地的朗诵爱好者参加本次活动。
诵读会上,我馆向大家宣读了《阅读北京——2020年东城区诵读大赛倡议书》,向广大读者发出倡议,为爱发声,为抗疫助力。朗诵会表演环节,诵友们精选了《生命,你好》、《读中国》、《诗意中国》、《战瘟神》、《请收下这枚最闪光的奖章》等17篇经典美文,歌颂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赞颂战疫英雄慷慨奋战。
作为“阅读北京——2020年度首都市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的标志性内容之一,本次东城区诵读大赛秉承“广度覆盖 高度参与”的原则,以“为爱发声”为主题,疫情期间,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诵读活动和作品征集,欢迎广大朗诵爱好者积极参与,一起“为爱发声”!
传承红色经典 牢记初心使命
--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成功举办庆“八一”军旅诗文空中诗会
8月1日上午,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铭记和传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携手东城区环保戏剧俱乐部三月雨朗诵艺术团举办了“传承红色经典 牢记初心使命”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军旅诗文空中诗歌朗诵会,这也是书香中国. 北京阅读季“致敬红色经典”系列阅读活动之一。空中诗会吸引了330余名诵读爱好者线上聆听,青年朗诵艺术家何恺鹏,中国教育电视台主持人张松松与朗诵爱好者们一起诵读军旅诗文,重温红色经典,向军人致敬。
朗诵会上,大家倾情演绎了《八一抒怀》、《雕像.红杜鹃》、《向解放军致敬》、《梅岭三章》等十二首经典红色诗篇,歌颂解放军,歌颂伟大祖国。
边疆戍守、海上护航、不畏艰险,逆流而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冲锋的身影,越是艰险越向前。传承红色经典,重温军旅诗文,用朗朗诵读声,向守护我们的最可爱的人致敬!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办“爱满京城 相约幸福”七夕空中诗会
七夕佳节,望月乞巧,遥看牵牛织女星,这个节日有太多旖旎浪漫的色彩。为了重拾、继承和弘扬七夕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8月25日上午,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办了“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的节日.七夕空中诗会,近30位来自京城各朗诵团体的朗诵爱好者和文化志愿者齐聚线上,用诗词表达对这个节日最美好的希冀。
七夕空中诗会由13个精彩节目组成,图书馆精选了《七夕,人间最美的时节》、《会唱歌的鸢尾花》、《致橡树》、《七夕古诗词》等多篇古今经典诗文,让大家在诵读中感悟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浓郁文化气息。
“爱满京城,相约幸福”赋予了七夕这个传统节日最美好的期许和最鲜活的注脚。图书馆通过诵读引导大家认同传统文化,尊重传统节日,树立文化自信。
故宫,那些大家不知道的故事
——“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直播讲座第二讲
8月27日下午,我馆与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工会合作的“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公益直播讲座第二讲如期开讲,本期邀请到了著名作家萨苏老师为职工读者们讲述“故宫,那些大家不知道的故事”,200余名职工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百余名职工观看回放。
萨苏老师围绕故宫古建,讲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石狮子分公母”,“明朝的石头清朝重刻”,“新发现的明朝建筑”,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沉醉其中。
收看直播的企业职工积极提问参与互动,好评不断。直播讲座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了企业职工的好评。讲座视频将放在我馆网站数字资源,服务更多读者。
胡同里的老洋房 每一栋都是传奇
——“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直播讲座第三讲
8月30日下午, 我馆与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工会合作的“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公益直播讲座第一季北京民俗系列第三讲在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邀请摄影师 、插图设计师李冬为职工和读者们讲述胡同里的老洋房,200余名职工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
直播现场,李冬老师用自己拍摄的大量生动详实的照片,以边欣赏洋房照片边介绍历史的方式,为大家展现“东堂子胡同伍连德宅”、“干面胡同茅以升旧居”、“沙滩后街京师大学堂旧址”……还有北京近代老洋房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东交民巷地区等。胡同里的洋房经历了历史的沧桑、 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显得更加庄重宁静。这些胡同里的老洋房记录着中华民族变强大的过程。
此次直播活动好评不断,收看直播的企业职工积极提问参与互动。直播讲座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了好评。讲座视频将放在我馆网站数字资源,服务更多读者。
★特色展览
丰富线上展览传播文化知识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馆虽大部分馆员下沉社区,但履行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从未停止,并通过多种形式传播文化知识。7月中下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办了三场线上主题展览。
第一场是《改变世界的50辆汽车》微信展,主要展出了过去的一个世纪从最早的福特T型汽车开始,到兰博基尼跑车的诞生,再到后期各式各样的车型介绍,我们相信,在设计博物馆这样一种宽广的语境下理解汽车,比仅仅关注时髦汽车的形式与风格更加重要。
第二场是《京味四合院》微信展,介绍了在北京,大到皇帝的居所紫禁城,中到王府士绅宅院,小到平民百姓的小独院。放眼望去,整个城内就是规模不等,大小不一的四合院,相互圈合,相互依存。在这些四合院内,上房下房,东西厢房,前出廊,后出厦,磨砖对缝;花窗棂,红梁柱,青石台阶……四合院以砖石瓦为笔墨纸,描绘出了中国特有物化的居住审美理念,记载了流传至今的生活方式和家族观念。四合院既是一种凝固的文化传统,更是一种流动的生活轨迹。
第三场是《老北京的胡同》微信展,介绍了北京胡同是北京的“血脉”,还有提到了胡同的演变、胡同的走向和胡同风物。最后结尾介绍了戏曲名家的居所。胡同不仅仅是北京城发展对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北京人内心深处的记忆。
坚定文化自信,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共同建设书香中国!
★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入门略谈
泼墨挥毫,笔墨纸砚。我们首先想到就是中国汉字的传统艺术——中国书法。2020年7月25日,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创意文献室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现场直播活动,本次讲座请来了职业书法师王刚老师,王老师学书于沪上名家潘良桢先生,多作隶书,间作书论,有《书法窥径六篇》等著作。
本讲座是针对初学者的基础赏析课程,从篆隶楷草行五体的递变、以及不同时代书作表现样式的差异,去呈现简明的书法史。王刚老师为听者去着力勾勒书法史的轮廓,这个轮廓或许模糊但开阔,对听者后续更加精细深入的研究来说,是较得力的铺垫。
讲座助力书法基础赏析,深入传统艺术研习,希望本期含章给大家带去不一样的书法世界。书法的笔法结构、章法,以其视觉美,韵律美,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让更多不同的观点碰撞出不一样的精彩。
★文化助残
心悦诗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
2020年,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与区残联文体中心继续合作开展“共享阳光,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由于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视障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方式开展,借助微信群搭建视障残疾人阅读及朗诵线上交流空间,以丰富视障等残疾人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沟通和交流,确定了视障线上阅读活动方案,完成了活动主题的确定、内容的精选、视障残疾人读者微信群的组建等前期准备工作,于8月19日(周三)下午2:00-4:00,开展了2020下半年第一场线上视障阅读活动,分享了对李白《将进酒》的解读和朗诵。
目前盲人线上阅读交流群有成员近50人,包括视力残疾人、区盲协、读书会、诗歌朗诵残疾人爱好者等阅读群体。活动围绕“心悦诗香”这一活动主题,精选有声书《跟海波学读诗》,在群内推送音频文件和数字资源链接,组织群内读者听书学习朗诵技巧,积极参与朗诵尝试,分享阅读收货和感悟。
“心悦诗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第2期:
《沁园春•雪》朗诵欣赏
2020年,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与区残联文体中心继续合作开展“共享阳光,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由于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视障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方式开展,借助微信群搭建视障残疾人阅读及朗诵线上交流空间,以丰富视障等残疾人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悦诗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第2期,于8月26日(周三)下午2:00-4:00,在“盲人线上阅读交流微信群”内开展。目前盲人线上阅读交流群有成员48人,包括视力残疾人、区盲协、读书会、诗歌朗诵残疾人爱好者等阅读群体。活动围绕“心悦诗香”这一活动主题,精选有声书《跟海波学读诗》,在群内推送音频文件和数字资源链接,本期听书内容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朗诵欣赏和教学。
群内读者通过听书欣赏经典诗词作品,学习朗诵技巧,并积极参与朗诵尝试,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货和感悟,交流氛围活跃。借助线上平台和微信群组织活动,减少了视障等残疾人读者交通出行的不便,可随时随地在群内反复收听和分享,帮助读者解放双眼,足不出户欣赏优秀诗词文学作品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