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文化和旅游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的复查之年,也是文化和旅游部对图书馆的评估之年。
东城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切实落实“崇文争先”要求,努力打造“五个东城”——“文化东城”“活力东城”“精致东城”“创新东城”和“幸福东城”。对此,我们图书馆必须要有担当,必须要自我加压,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面对2021年的形势与任务,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将继续突出党建引领业务的工作思路,调动馆员参与服务读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进事业可持续发展。
2021年的重点工作有:
1、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聚心凝力干事业
加强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从讲政治角度推进事业发展。
尝试推出馆员导读系列,为馆员钻研业务、施展才华提供平台,营造宽松氛围。
2、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改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
针对硬件上的短板,积极呼吁与争取上级的重视与支持。
力争缓解书库空间严重不足的短板,解决展厅不能为图书馆业务服务的弱项。
3、文献建设注重纸本数字并行,以用为主
在王府井书店读者选书常态化的基础上,延续2020年推出的故宫以东书香之旅---读者选书系列活动选择项目,选择东城区具有文化地标性质的中国书店、三联书店、涵芬楼、故宫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书店、语文出版社书店、化工出版社书店、世界知识出版社书店、北京人艺戏剧书店、南锣书店等18家或20家书店,通过预约报名,组织读者周六参与。力争上2020年的基础上,加大文旅融合,在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同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选书活动中,适度与阅读推广、读者活动相结合,提升读者参与文献建设的现实获得感。满意度,提高图书馆美誉度。全年计划采购图书1.5万种、3.5万册。
继续优化区馆期刊品种,加大街道馆、服务点的期刊投放量。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及时充实新内容,宣传新内容,提升利用率。
4、日常服务要提升读者满意度
考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适时调低日常阵地服务的数据指标,提升线上阅读、线上服务的指标。
目标:办证2000个,到馆30万人次,外借20万册次。
书香东城数字阅读平台点击量达到400万次,资源下载60万次,网站页面点击量达到60万次。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到1万个,点击量达到6万次。
5、分馆工作要进一步提升效能
目前有三个合作分馆、11个街道图书馆、一个直属分馆。
进一步深化社会化运营的探索与实践。尽快推动化工书店分馆重张,提高隆福寺更读书社分馆、化工书店分馆的服务效能,提升王府井书店分馆的数字阅读利用率。完成合作分馆工作手册。
加强对合作分馆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10家街道图书馆的巡查力度,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区文化旅游局协调解决。
6、阅读推广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阅读风尚
树立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服务之一的理念。是落实与持续推动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结合、网络服务与阵地服务整合、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融合的手段与方法。
突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专业性特征。2021年要重点在专题书目整理、优秀图书推荐上下功夫,强本领、显身手。
要通过阅读推广活动,吸引更多读者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文献资源,提高阅读能力,开阔眼界,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要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区馆、直属分馆、合作分馆达到300场次以上。
重要活动是纪念建党100周年主题教育实践特色活动。
一是推荐主题图书,在“书香东城”数字平台设立网上主题专架,在图书馆外借部设立主题专架;
二是组织知识竞赛。利用“书香东城”数字平台开展专题知识竞赛;
三是举办专题讲座,利用“书海听涛”作家与读者见面会开展线上和线下活动;
四是组织开展红色经典篇章诗歌朗诵会
7、学术研究要助力服务升级
1、加强培训。通过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网上与现场相结合,提高学习针对性,结合业务布局、事业发展,不同岗位的馆员在完成共性化学习的基础上,要注重岗位需求特点,缺什么,补什么。
2、积极参与首图课题服务。作好网上参考咨询服务。
3、鼓励馆员撰写论文。
4、结合本馆特色文献、及图书馆特点,寻求合作单位,获得资金支持,设计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