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报》 2011年12月30日 C05版 数据分析
2011年6月中旬,东城区图书馆率先推出“少儿电纸书阅读”活动,探索青少年数字阅读之路,东城区图书馆也成为北京市各区县图书馆中,首家推出少儿电纸书阅读的公共图书馆。
一、调研报告的目的
东城区图书馆开展的“少儿电纸书阅读”活动,主要包括电纸书使用培训、“阅读新体验、奖项等你拿”征文比赛、书籍资源推荐及阅读调查活动等。并且通过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的电子阅读兴趣,引导和培养少年儿童的数字阅读习惯,倡导低碳阅读新理念。这是我们引进电纸书阅览服务时美好的愿望,对于孩子和家长们所持的态度,我们想通过组织一次电纸书阅读调查,来了解服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后的工作,同时,也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为今后电纸书的借阅服务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这也是组织调研活动的目的。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我们这次调查数据采集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到少儿阅览室阅读的小读者和家长们,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主。调查问卷分孩子和家长两部分填写,根据调查显示:被调查孩子年龄8岁以下占12%,8~12岁占74%,13岁以上占14%。有62%的孩子家长参与调查。
1、孩子调查数据:
就阅读方式而言,74%的被调查者会被电纸书阅读方式吸引;在使用电纸书时,88%的被调查者感觉到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有所提高;就保护视力而言,44%认为电纸书阅读方式感觉更舒服,30%认为纸质书籍阅读方式感觉更舒服,另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二者没有差别。
选择电纸书阅读的原因,被调查者认为方便快捷占72%,供选择的内容丰富占30%,个人的阅读习惯占12%,经济实用占8%;在电纸书最令人满意的属性里,认为携带方便占64%,内存量大占60%,学习功能占40%,辞典功能占30%,节能占20%,可手写记录占20%,保护视力占18%,语音音乐功能占10%,游戏功能只占8%。
调查显示,54%的人很少阅读电纸书,34%从不阅读,只有12%的人经常阅读。每次阅读电纸书时间,半小时占56%,1小时占22%,2小时以上占14%。
传统的纸质书籍仍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喜欢阅读传统纸质书的原因有:个人的阅读习惯占36%,阅读舒适度占28%,更有阅读气氛占22%,更易获得想要的内容占10%,还有12%的人因其他原因而喜欢阅读传统意义的纸质图书。有28%的人不希望电纸书取代纸质书籍,另有28%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希望电纸书取代纸质书籍的占44%。84%的人都喜欢阅读电纸书,虽然电纸书有很高的支持率,但仍然有42%的人不满意电纸书的反应速度慢,还有30%的人因其他原因不满意电纸书。
2、家长调查数据:
71%的家长都对电纸书有所了解,29%不了解;26%的家长从不阅读电纸书,68%的家长很少阅读,只有6%的家长经常阅读电纸书。虽然家长阅读电纸书的情况不多,但94%的家长都认为阅读电纸书对孩子学习有帮助。87%的家长支持孩子阅读电纸书。58%的家长认为孩子阅读电纸书半小时合适,38%的家长认为阅读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之内。所有的家长都认为8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阅读电纸书,45%的家长认为8~12岁适合阅读电纸书,而55%认为13岁以上及成年人更适合阅读电纸书。
三、调查数据的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少儿阅读电纸书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数字阅读热情高
调查显示,84%的孩子喜欢阅读电纸书,74%的孩子首先会被电纸书阅读方式吸引;87%的家长支持孩子阅读电纸书,94%的家长认为阅读电纸书对孩子学习有帮助。这说明数字时代,无论是家长和孩子都紧跟时代的变革脚步,积极接受新的阅读理念和阅读方式。
2、便携性和丰富性吸引孩子选择电纸书
电纸书以外型轻巧,携带方便吸引着孩子们。72%的孩子因为方便快捷而选择电纸书阅读。在电纸书最令人满意的属性里,携带方便占64%,支持率最高。与儿童图书大开本、精装化的现象相比,随处携带、薄薄小小的电纸书直接吸引孩子选择阅读。同时,电纸书内存大,供选择的内容丰富,也是吸引孩子选择电纸书的重要原因。在电纸书最令人满意的属性里,排在第二位的是内存量大,这个大概占60%。电纸书这种新型电子阅读设备逐渐被人们吸引、接纳。它从体积、重量和内容更新的速度都比传统书籍要更轻、更快、更便宜。因为电纸书所具有的明显优势,促使孩子家长首先选择电纸书阅读。
3、电纸书软硬件发展技术有待改进
电纸书由于自身软硬件原因,限制了更便捷方式的阅读。由于电纸书本身没有操作系统和检索功能,不能像电脑一样有超文本链接,所以当只想要查找其中某一篇文章或片段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阅读者只能在大量的数字文件中一篇一篇地的查找。这样的阅读效率,对于那些急于要查找某篇文章的阅读者来说,就十分浪费时间和阅读精力。另外,换帧速度慢,一屏字太少,需要来回调整,浪费阅读时间,这些都是电纸书在技术上需要改进的方面。此外,电纸书下载内容的选择及版权问题,也是影响阅读的一个因素,这些都影响着电纸书的广泛推广。
4、图书馆现场阅览制约电纸书部分功能
电纸书除了阅读,还有其他辅助功能,如:学习、辞典、可手写、书签、语音、朗读、音乐、游戏等功能,如果将电纸书作为外借阅读器外借给读者,有利于各种功能的使用。如学习功能,外借后可以随意下载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语音、朗读、音乐及最近阅读等功能,因在阅览室现场阅读的因素而受到制约。一些读者表示,想交押金,希望借回家的时间能长一些。这也是电纸书有些功满意率低的原因。
5、低龄儿童不太适合阅读电纸书
所有参与调查的家长一致认为,8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阅读电纸书。除去适合少儿阅读的优秀电纸书资源不多的原因外,在少儿阅览室内,孩子阅读电纸书时,尤其是年龄较低的孩子,对于这种只有文字,没有颜色和插图的阅览方式,就不太适合了。他们没有办法仅以文字的形式阅读,在没有插图和拼音注解的帮助下,他们很难对这些书籍的内容有所理解和吸引。所以不提倡在低龄儿童中推广电纸书。
6、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更适合阅读电纸书
在公共图书馆里,对于已经具有阅读习惯的成年人来说,像电纸书这样只有文字的阅读方式,他们比较容易接纳。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特别是小学生,阅读习惯尚未形成,阅读内容尚待探索,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是形成阅读习惯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四、电纸书阅读调查结论与思考
通过我馆调研数据分析,我们认为:电纸书作为电子数码文化的载体,在人们的日常阅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电子阅读设备逐渐被人们接纳。它不仅影响着成年人的阅读生活,也悄然出现在孩子们的身边,孩子们生活在传统纸质书籍与电子资源并行的阅读环境中,低龄儿童更适宜传统的纸质阅读,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青少年,会选择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兼顾的方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90后”孩子的成长,电子阅读将占有更大的比重,因为他们是游戏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些思考,主要包括:
1、电纸书时代也就是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最彻底阶段,这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检索技能,还应了解图书馆的网络构成、数字资源的内容和登录访问等。
2、电纸书应下载更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电子内容,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下载教育部推荐的学生必读读物及学校推荐读物,在假期集中借阅阶段内,弥补纸质资源的不足,引导孩子阅读电子读物。
3、读者可以很方便地阅读电子图书,但是读者所借电纸书仅限馆内使用不能借出,这使得电纸书众多功能不能充分利用,如学生学习英语时可以在读的过程中随时播放录音、全屏手写批注等。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尝试增加电纸书的外借服务功能,这方面可以借鉴外馆成功的经验,促进全民的数字阅读。
4、在已经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成年人中提供电纸书阅览服务。在我们举办的电纸书使用培训中,多次出现成年及老年人的身影,他们愿意学习接受新事物。电纸书的屏幕接近纸张的效果,显示的字迹已与传统书籍没有大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它是反光式的,没有任何辐射,对人眼刺激与纸质书一样,同时字体可大可小,利于长时阅读。
5、电纸书目前的价格与国内的收入水平相比较的话,价格偏高,家长也担心孩子在借阅中损坏,因而接受度较低。电纸书应降低售价,“一人一书”的目标将指日可待,全民阅读也将无处不在。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