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半日闲暇,不忍荒置,翻检旧书,又见郓城一翁夏莲居长诗《中山引》(油印本),盖居士为纪念辛亥革命山东独立五十周年(1961年)而作,诗为五言古体,计二百三十四韵,二千三百四十字,为历朝历代古体诗之最。诗前有《辛亥独立忆中山》一翁自序,后有王道元、戴亮吉、孙墨佛、程宽、曹铁如、佟明、龙尊等诸家跋文。
夏莲居(1884——1965),本名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山东郓城人。中年以后专修净业,改名莲居,又号一翁。清朝云南提督夏辛酉之长子。莲居生于世宦之家,弱冠习儒,以匡时济世为怀。虽生长华屋,然性甘淡泊,绝博弈、烟酒之习,所嗜唯学。入仕后曾任直隶知州、静海知县、江苏知府、山东团练副大臣。辛亥革命被公推为山东省各界联合会会长,宣告山东独立。1912年民国改元,夏莲居被聘为山东都督府最高顾问,兼秘书长、参谋长等职。乙丑,军阀张宗昌督鲁时,以莫须有之罪相加,籍没家产,下令通缉,乃避祸东瀛。逾年归来,掩关津门。丈室唯供弥陀像,一心虔持圣号,冥心绝虑,专精行道。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方殷。北京缁素一再坚请,乃来京卜居鼓楼之侧。锐志潜修,尽心弘化,广赞大乘,宣扬净宗,诲人不倦,数十年如一日。为20世纪杰出的佛教学者和净宗行人,是继刘遗民、杨无为、王龙舒、袁宏道、周安士、彭际清之后的又一净宗在家大德。
从一位辛亥革命的旗手,到杰出的佛教学者,其中有多少故故事事引人深思。
静静品读《中山引》,五十年风云激荡,五十年山河巨变,听凭居士娓娓道来:
开篇首韵即诵“我华伟杰人,中山孙先生,九五逢公诞,万感罗吾膺”。转而自道生平,详叙山东独立之经过,“鲁省适相招,函电日数徵,值此风云会,勿劳更请缨。我时气方壮,抱虎敢履冰。单车奋空拳,夜走济南城。利害非所计,为国甘牺牲。”居士时年廿八,即被“各界大联合,共推我主盟。”“通电告全国,独立抗清廷。”
缅怀与中山先生会面:“时我代鲁督,晋谒瞻仪形。遥见鸡群鹤,气宇和不矜。”“肃恭前致辞,历阶蹑而登,双眸炯若电,慈中含威稜。公年四十八,长我十七龄。温语相慰劳,握话若生平。慰我气深稳,语意何琤瑩。少壮须努力,远大期前程。勿效辕下骑,要翔天际鹏。兴亡匹夫责,愿为国之桢。”中山先生的话,让莲居“如饮甘露味,似闻云中笙。”
讴歌解放后的新生活:“伟哉共产党,旷古莫能名。翻身山河改,举手日月擎。志欲救人类,气可吞八紘。三十年奋斗,二万里长征。全国得解放,灾厉化祥祯。。。。。。。人类演进史,至此初结晶。世界齐仰首,共看太阳升。。。。。。”
没有经过黑暗的人,很难体会这一份感慨,很难想见这一份真诚。
莲居一生著述,类广文新,诗钞、文集,二十余种。诗篇千余,独具韵格,文坛大家,多为叹服。人民出版社曾拟出版其《渠园外篇》十种,由于文革开始,未能实现。《中山引》为《渠园外篇》十种之一,也是居士八秩高龄的鸿篇钜制。
当时名流好友纷纷庆贺:“读大著,词笔雄放,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王道元语)“一翁年近八十,竟能成斯钜制,史料详覈,精力弥满,文价之高,足以传世。”(戴亮吉语)“山奔海立,一气贯注,叙事抒怀,孕育风骚,镕铸汉魏”。(孙墨佛语),“值此空前未有之时代,方能有如此空前之文字”。(程宽语)“叙事详明,措辞典瞻,无一韵不稳,无一字无来历”。(曹铁如语)“行文如水到渠成,毫不费力,沉着生动,感人最深,这真是一篇从来未见的一篇大文字”。(佟明语)“以班马之笔,写有韵之文,鎔经铸史,壮我河山”,“真可谓时代的产物,盛世之元音也”。(龙尊语)
如此美誉之词,今天读来仍不为过。值此辛亥革命百年华诞,重温历史,仰慕先人,感慨颇深。敬录全文,以期共赏。
附《中山引》
辛亥独立忆中山二百三十四韵并序
辛亥革命山东独立,忽忽便已五十周年。人海沧桑,恍如隔世,情景对照,天壤相悬,喟感今昔,莫能自已,老怀激发,歌以永言。或谓既以中山名篇,自应以孙公为主,似不宜横出旁溢,干弱枝强。殊不知纪念山东独立之际,已近先生九五诞辰。略引前缘,用申崇敬,冠名篇首,为便简称。至于中山倡导革命,创举空前,事载史乘,名垂寰宇,铭功纪勋,世多鸿文,岂此短咏所能详列。又况旨在鉴往兴来,举花显果,自未便削足就履,胶柱刻舟。且自中山云殁,国乱益急,三十年中,变化万端,史实所关,未容忽视,连类叙述,往例实多,自愧无班马之笔,而颇具南董之志,据事直书,嫌怨不辞,唯以诗成急就,质胜于文,拙野之诮,在所难免。他日者,輶轩采风,或有取焉。朋旧索稿,无力录副,仍援秀丽辞之例,腾写以应,倘荷赐教,感幸良深。夏历辛丑九月念三,为五十年前山东响应革命宣告独立之日,自记于一心向往追来之居。
我华伟杰人,中山孙先生。
九五逢公诞,万感罗吾膺。
客请述往事,未写先触振。
哀龄笔力减,勉效衣锦絅。
回忆岁辛亥,蛰居在春明。
朝政污且紊,国势危将倾。
列强日环伺,乘隙加宰烹。
上下仍酣嬉,沉沉梦难醒。
坐视既不忍,挽救力未胜。
书空常咄咄,顿地每怦怦。
是年秋九月,武汉义军兴。
吾鲁绾南北,举足关重轻。
翘首向中原,愤发心飞腾。
彼时诸台谏,交章採虚声。
谓我年虽少,政绩著廉能。
宜畀警监权,兼督团练营。
鲁省适相招,函电日数徵。
值此风云会,勿劳更请缨。
我时气方壮,抱虎敢履冰。
单车奋空拳,夜走济南城。
利害非所计,为国甘牺牲。
乡人见我至,气势已顿增。
急筹响应策,秘集户严扃。
是时与谋者,半列公门庭。
或沐公学说,五亲若友朋。
王谢张周赵,二李与双丁。
虽皆倾盖交,要都具热诚。
各界大联合,共推我主盟。
我年二十八,登坛一军惊。
力小而任重,大众为股肱。
谋定而后动,衔枚不闻鉦。
驱鼠务捣穴,繫铃先解铃。
布置已井井,一发若春霆。
推翻咨议局,拥入抚军厅。
连宵复达旦,规划苦叮咛。
仗义陈誓词,大府禁而瞠。
通电告全国,独立抗清廷。
纷纷海内外,先后皆响应。
北廷起用袁,残绠续短绳。
五镇劣官佐,攘夺互击抨。
烬馀六二党,死灭又复萌。
张吴投机辈,乘隙效犬鹰。
鄙夫噉禄位,穿墉类鼯鼪。
阴谋竟得逞,拔汉易赵旌。
反复作牙爪,面目绝堪憎。
下令捕党人,家搜户严侦。
怯者纷逃避,四散若流萤。
志士志益锐,捐躯慕臼婴。
张勋兵北溃,鲁南苦欃枪。
急徵二老将,前往谋合并。
此时陈明侯,呼应走健伻。
编附卅九旅,扼要驻徐彭。
东南局初定,中枢设金陵。
首任大总统,非公莫敢承。
消息虽相闻,尚未得识荆。
清室位既退,民国号已称。
飘然竟引去,敝屣视尊荣。
较彼华盛顿,讵足相权衡。
明年岁壬子,观方莅燕京。
东厂开府第,备公作居停。
时我代鲁督,晋谒瞻仪形。
遥见鸡群鹤,气宇和不矜。
居张侍坐侧,分峙如列屏。
肃恭前致辞,历阶蹑而登。
双眸炯若电,慈中含威稜。
公年四十八,长我十七龄。
温语相慰劳,握话若生平。
慰我气深稳,语意何琤瑩。
少壮须努力,远大期前程。
勿效辕下骑,要翔天际鹏。
兴亡匹夫责,愿为国之桢。
如饮甘露味,似闻云中笙。
窃幸获益多,拳拳更兢兢。
卓哉此奇杰,意境何恢闳。
我非同盟会,视公如典型。
一见永不忘,回味如食苹。
未几公南返,复推我相迎。
随公有秘书,英英复婷婷。
左右司笔札,若佩璜与珩。
轩车过齐鲁,朗然天宇晴。
云净千佛山,秋满古历亭。
设讌珍珠泉,珍馐杂蔬饧。
丰采群思睹,伟论争欲聆。
公甫登讲坛,举座目为凝。
发言吻才启,掌声骤雷轰。
独立与民主,自由须力争。
条约不平等,关税必重订。
租界早收回,一洗异族腥。
剀切陈利弊,剖析洞微冥。
探骊迳取颔,画龙工点睛。
圆转珠走盘,浩浩若建瓴。
言言掬肝胆,字字等瑶琼。
筵罢思游览,城市历郊坰。
从者多联辔,安舆奉公乘。
明湖明若镜,映公鬚眉清。
南望岱岳峙,北顾大河横。
终古淘不尽,人物翻蛟鲸。
嵯峨华不注,天高若可撑。
名泉七十二,沧浪歌淙琤。
行过历山顶,缅想舜曾耕。
指点闵子墓,车中轼可凭。
济南三日留,群众仰明灯。
征车又将发,悠悠恋斾軨。
依依柳未黄,客舍尚青青。
驿亭一挥手,辚辚走云軿。
吁嗟此别后,南北渐畦町。
寰宇无宁土,犹若鼎沸羹。
洪宪历复辟,内战苦频仍。
计与公相识,岁又十三更。
何竟骑箕去,遗训空录謄。
是岁匪军来,鲁民遭熬蒸。
谓我宣赤化,罗织欲加刑。
挚友张易吾,无辜死掠榜。
在青闻凶耗,热泪洒沧溟。
雪夜乘桴去,忍痛渡蓬瀛。
避地仍讲学,名字动公卿。
彼邦沿旧习,重学敬儒生。
优礼竟先施,蔬宴屏鱼鯹。
首相青浦奎,服部涩泽荣。
鸿博来尤频,狩野偕内藤。
洛都逾半载,姓氏留庠黉。
堂野录吾语,珍视等金縢。
最堪自慰者,一事良足偁。
携回王安道,画研青柯坪。
神物如有意,助我笔崚嶒。
归来卧津沽,无家叹飘萍。
政治益黑暗,相率趋堑坑。
庶民室悬磬,达官金满籯。
登垄足竞捷,昧心颜不頳。
目光昏而短,胸襟陋且伧。
造谣乱事实,肆螫逾蜂虫。
鸦片与娼妓,卖国赌输赢。
久已忘廉耻,惟识金帛繒。
争食竟毁釜,夺棋宁碎枰。
现象已如此,难企黄河澂。
大本既不立,一切等于零。
滔滔者皆是,谁暇别渭泾。
芳艾茅苇内,那容芝一茎。
行吟徒憔悴,卜居怀杜蘅。
灰心复绝望,闭门聊守贞。
惜我久戒饮,不能引一觥。
否则愿长醉,荷锸效刘伶。
托病卧禅榻,萧然似野僧。
传家唯清白,况又介而硁。
非敢曰肥遁,苟全避網罾。
可怜北伐后,仍未苏群氓。
匪军焰甫戢,敌伪更狰狞。
荧惑贯南斗,彗孛扫北陉。
复见三桂吴,竟慕长乐冯。
敌以人为戏,傀儡招一棚。
譬彼弄猴人,牵引索紧弸。
驯乃施之食,违则挞以(左革右廷)。
摇尾频见犬,附膻每叹蝇。
屈膝拜权倖,觍颜效蛉螟。
两端首似鼠,巧语舌如鹦。
凡此龌龊辈,似已丧魂灵。
爱惜春秋笔,唾弃不屑懲。
种种道会门,噬人过虺螣。
最为佛教害,珷玞乱玉瑛。
敌伪利用之,故意混淄渑。
恶果既成熟,栋析土亦崩。
群盼八路军,早来释捆绷。
大旱望云雨,满极梦清泓。
伟哉共产党,旷古莫能名。
翻身山河改,举手日月擎。
志欲救人类,气可吞八紘。
三十年奋斗,二万里长征。
全国得解放,灾厉化祥祯。
郁结迎刃解,奏效在俄顷。
恶草与毒卉,连根拔而扔。
万病皆回春,无须借参苓。
人类演进史,至此初结晶。
世界齐仰首,共看太阳升。
从头辟纪元,春仍寅为正。
既看百花放,又听百家鸣。
万千红与紫,烂灿纷相呈。
大如丹芍莲,细若兰桂樱。
春华棠李杏,秋实柿橘橙。
般般竞秀丽,一一吐芳馨。
流派综南北,水墨和丹青。
江山铺锦绣,天荪织不成。
鸣亦不止百,婉转若春莺。
宫商角徵羽,琴琶箫笛筝。
金石丝竹木,噌吰鞺鞳訇。
休明共鼓吹,绕梁韵余铿。
昔云天上有,今在人间听。
互资若喉舌,相避无尹邢。
九流同一轨,主要工农兵。
无敌之武器,在接受批评。
何坚而不破,干将新发硎。
力能穿七札,射石可没翎。
进步由虚心,落后因骄盈。
星火可燎原,时须加惕勍。
努力勤学习,严防左右倾。
集中复坚持,天下谁敢撄。
至哉毛公论,真可启聩盲。
字字贯金石,语语洞瘕癥。
莫问任何人,均宜座右铭。
朝夕勤体会,检讨长惺惺。
忆初见孙公,岁历五十庚。
兹又逢辛亥,苍茫万感萦。
当日旧袍泽,廖若曙后星。
彼时看今日,梦想都未曾。
丹因九转就,金以百炼精。
汗屡禾上滴,米始碗中盛。
中山播其种,湖湘育其菁。
往者知亲俄,兼欲师列宁。
非但都实现,更上楼几层。
夙愿既已偿,双目应早瞑。
六亿人跃进,前途势烝烝。
如竹苞松茂,如日升月恒。
近二百年来,小国悲茕茕。
殖民主义者,任意加欺凌。
弱肉而强食,公理岂相应。
我则愿共处,不论薛或滕。
扶弱必抑强,人类寄同情。
得道获多助,四海皆弟兄。
帝国侵略者,孤立渐零仃。
引领东南望,尚未醒宿酲。
何时能自觉,抽楔早拔钉。
胜利终归我,领导仗人英。
和评定实现,贞下起元亨。
姑以此预卜,他日言可凭。
昔否今已泰,沧桑愧饱经。
历尽风涛险,忠信为舟舲。
艰危幸得渡,所学恨未宏。
何幸垂暮年,步步向光明。
长篇初学步,效颦逊铮铮。
抛砖欲引玉,求友鸣嘤嘤。
前作中和引,国庆愿重赓。
操缦忆乡贤,绝调效樊稜。
谱入桐徽上,鼓之韵泠泠。
持此为敬礼,万岁祝云礽。
(全文完)
王鸿鹏
2011年3月12日整理
时值中山先生八六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