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贪官大都是一副嘴脸,大权在握时,贪得无厌,算计精明,无所不用其极;东窗事发时,装疯卖傻,百般抵赖,一退六二五。从严嵩到和珅,从李真到文强莫不如此。之所以得出如此感慨,缘于近日偶然翻看的一本书——《春冰室野乘》。这是晚清时期由光绪九年陕西咸阳的进士李岳瑞写成的一部笔记小说。此书是作者最负盛名的著作, 发表于宣统年间之《国风报》,网罗了清代朝野秘闻、清室掌故,记事广泛,述事简练,评语精当。本书上卷记载有“和珅供词”与“和珅遗事”两段文字,简直就是贪官的漫画肖像。
据记载和珅供词的来源偶然,“宣统庚戌秋, 北游京师, 从友人某枢密处, 获睹嘉庆初故相和珅供词。用奏摺楷书, 犹是进呈旧物。惜仅存四纸,不过全案中千百之一。其讯与供亦多不相应, 盖又非一日事矣。录而存之, 以见当时狱事之梗概。”正因如此,也说明了虽是野史其材料亦为珍贵。这四页纸记录了讯问和珅的两件事情,一是说和珅的宅子僭越祖制,“所盖楠木房屋, 僭侈逾制, 并有多宝阁及格段样式, 皆仿照甯寿宫安设, 此僭妄不法, 是何居心?”另一个是问和珅如何收藏比皇室更多的财宝,“昨将抄出你所藏珠宝进呈, 珍珠手串有二百余串之多, 大内所贮珠串, 尚只六十余串, 你家转多至两三倍并有大珠一颗, 较之御用冠顶苍龙教子大珠更大。又真宝石顶十余个, 并非你应戴之物, 何以收贮如许之多? 而整块大宝石, 尤不计其数, 且有极大为内府所无者, 岂不是你贪黩证据么?”由此看见大贪官和珅的家财简直就是富可敌国。
细数所有贪官的第一个特点当然是贪财,视财富如生命,升官的目的就是发财。贪官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好色,在和珅供词中有这样的记录:“又因出宫女子爱喜貌美, 纳取作妾, 也是有的。”整个一个色狼形象。要那么多的钱财做什么,不胡作非为,不偷鸡摸狗怎么对得起那横征暴敛得来的财富?要说用横征暴敛来形容贪官,那还真不到位,说他们不择手段一点也不委屈,这是贪官的第三大特点。在和珅遗事中讲了这样两个故事,其一,“珅伏诛时, 谕旨谓其私取大内宝物, 此实录也。孙文靖士毅归自越南, 待漏宫门外, 与珅相直, 珅问曰: “ 公所持何物?”文靖曰: “一鼻烟壶耳。” 索视之, 则明珠一粒, 大如雀卵, 雕成者也。珅赞不绝口曰:“以此相惠可乎?” 文靖大窘曰: “昨已奏闻矣, 少选即当呈进, 奈何?” 珅微哂曰:“相戏耳, 公何见小如是?” 阅数日, 复相遇直庐, 和语文靖, 昨亦得一珠壶, 不知视公所进奉者若何?” 持示文靖,即前日物也。文靖方谓上赐, 徐察之, 并无其事。乃知珅出入禁庭, 遇所喜之物, 迳携之以出, 不复关白也。其权势之恣横如此。“另一个故事是说皇子七阿哥失手打碎了一个皇上喜欢的碧玉盘,无奈之际听信其弟成亲王的主意,求和珅相助。和珅果然神通“出一盘相示, 色泽尚在所碎者上, 而径乃至尺五寸许。”哥俩这才恍然大悟:“乃知四方进御之物, 上者悉入珅第, 次者始入宫也。”
贪官有钱自然财大气粗,目空一切,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好像建一个“山寨白宫”自己就变成了总统,和珅居然“有时坐了椅轿, 抬入大内, 是有的。又坐了大轿, 抬入神武门, 也是有的。”连他自己都承认“太上皇帝召见时, 奴才因一时急迫, 骑马进左门, 至寿山口。诚如圣谕, 无父无君, 莫此为甚。”可是一旦事情败露,成为阶下之囚,马上没了颐指气使的人模狗样,装出一副可怜相,一脸的无辜。
看看和珅的供词吧,“总是奴才糊涂该死。”“这是奴才糊涂该死”“这是奴才糊涂。”不绝于耳,可是一到裉节上,不是“不与奴才相干”就是“奴才实不记得”。更可笑的是,“至奴才管理刑部, 于秋审情实缓决, 每案都有批语。至九卿上班时,奴才在围上, 并未上班。”也成了托词。连问到和珅家里的事情,他也同样是百般推脱,“又吴省兰、李潢、李光云, 都系奴才家的师傅, 奴才还有何辩呢? 至吴省兰声名狼藉, 奴才实不知道, 只求问他就是了。”看来古今贪官基本就这几手,无外乎狡辩、抵赖、和避重就轻。
学一点历史是有好处,因为今天的现实有可能是昨天的翻版。
谢大勇
20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