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7年研讨会论文三等奖
张鸣鸣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
摘要:对于图书馆这一信息提供者、信息服务者来说,切合本馆实际需要而编制的专题书目成为参考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服装史专题书目》为例,对专题目录的发展与建设进行分析,幷通过编制过程总结经验。
主题词:专题目录服装史料特色馆藏
专题书目又称专题文献书目、参考书目、学科书目等,是为了围绕某一学科或课题系统全面地收集文献而编制的书目。专题目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专题书目满足的必是特定专业或专题研究的需要所以收录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第二,专题书目针对某一特定专业或专题进行相关书目信息的全面收集,较完整地反映该学科或专题的概貌,具有全面性与完整性;第三,专题书目总是为了满足特定需要而编制的,实用性强。
一、编制专题目录初衷:
编辑制作专题书目,首先从各个研究专题入手,科学地将馆藏文献信息(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影音资料等)重新整合排序,建立以专题为主要检索点的书目数据库,并依附于此数据库向读者推出书本式的或电子版的专题书目,更有效地引导读者阅读,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定向传递。在传统的检索服务基础上提供更多途径的检索服务,有利于指导读者阅读,提高读者的检索速度和查全率。
读者所需专题信息资源无法从分类标引途径全部检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图书馆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工具但是在完成某个专项课题检索时却出现了许多问题。1.老版本《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与新版本《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制的差异,造成出版年代不同的相同类图书归入不同的类目。例如1980年6月出版的《中图法》2版中“服装、鞋帽工业”的分类号是“TS957”;由于服装、制鞋工业的迅猛发展,文献随之大量增加,1990年2月出版的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服装、鞋帽工业”立类为“TS94”,并对其下位类作了较多的充实。1999年3月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又对“TS94”类目大幅度扩充加细,结果造成服装、鞋帽专题的图书散入各处,无法集中检出。2.《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本身的局限性造成。如“TS941.763编织服装”的类目注释——“棒针服装、钩针服装入此。床上用品、装饰用品入TS941.75;各种编织服装入有关各类。”势必造成“绒线编织”专题类的图书极度分散。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担负传承文化的重要机构,理应把收集、整理、传播文献资料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应该不遗余力地做好文献资料的工作。我馆自一九八六年开始创建服装资料的特色服务,已经走过了二十八个年头,系统收藏了大量的服装服饰文献资料,为服装企业和大专院校的专业读者及专业教师,以及有服装服饰资料查询需求的专业工作者和服装爱好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高质量的服务。对于图书馆这一信息提供者、信息服务者来说,切合本馆实际需要而编制的专题书目成为参考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装服饰承载着众多的文化内涵,服装既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也是反映时代风貌的主要载体;服装既在纸本文化中有详尽的描述记载,也在生态文化中有现实的生动身影。服装服饰记录着时代演变的风云,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进步的步伐,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观念的强化。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服饰都是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特定符号,是民族DNA的重要环节。中国的服饰同语言文字一样,犹如一个链条把我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传统文化紧密地串联起来。正因为如此,伴随着人民生活的富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们普遍认识到所谓文化这个“软实力”的重要性,就服饰文化来说,近年来对于中国服装史的研究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致了。因此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我们编制了《中国服装史专题书目》。以下就我们所编制的目录,谈谈相关的工作体会。
二、专题书目的主题选择:
主题是书目的灵魂,是书目之纲。主题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书目的使用价值的大小。针对读者需求特点为建立专题书目的准则才能发挥专题文献书目的职能。服装类图书门类繁多,有服装设计理论、历史资料、民族服饰研究、服装搭配等等。就我馆特色服务服装资料来说,服装史料方面的文献需求日益增加。
从服装资料馆近几年工作中发现,使用、研究服饰史料方面文献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服装院校的学生们近些年的论文主题多与服装史紧密结合,导致有关服装史料文献的内容查阅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近十年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绩斐然,服饰研究领域细分的越来越清晰,范围也不断拓宽,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服饰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和论证。在服务中发现一个研究者在搜集资料上所花费的时间约占整个研究时间的2/3。在信息爆炸时代,研究者们要在浩瀚的资料海洋中缩短查找时间,扩大检索范围,编制有效的专题书目显得更为必要。为了突出重点,考虑到研究人员对服装史料研究的整体需求,我们把专题书目主题放在了中国服装史研究方面书目的搜集与整理上。收集的这些研究史学方面的资料,可以扩大书目文献的使用期,不受时间的限制,而且有些资料还具有永久性的价值。
三、《中国服装史专题书目》收录范围:
专题书目具有全面性和专指性。所谓“全”就是要充分反映本专题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而又丰富的资料,要做到全谈合容易,我们结合本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不可能从古到今毫无遗漏地收录,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为限针对性更强,由此本书目只收1949年10月1日以后到今的服装服饰史研究类的正式出版物。六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迟暮,对于一个国家正值青春,对于一个研究领域不过是刚起步阶段。收录文献以主题为中心,将收录的文献与用户的需求比较其中需求吻合度高的则留下,反之则剔除。运用比较法去掉“伪”、“粗”的文献。将有关该专题的最新、最优的文献及与专题相关的边缘学科收入进来。并将服装史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力求收全建国以来正式出版的服装服饰史料研究图书,力求展示服饰研究成果的基本面貌,力求方便各方面用户的使用。
所谓“专”就是指书目所揭示的文献资料内容要专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有关的专业用书和工具书,获得本专题的代表人物。一般说来,代表人物的著作是重要的,较多的。这样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收录了这期间有1980年代有: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和周锡保教授所著《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前者重文物考释而轻舆服文献,后者则重文献资料而推究渊源流变,都是从历史实证与宏观发展演变角度来研究的通史格局。另外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工作指引方向,如李之檀的《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该目录收录了1911年到1949年出版服饰史料方面的资料。一方面启发了我们的书目整理工作的思路,另一方面为我们的目录做了充分的互补。
四、《中国服装史专题书目》服装目录的分类:
鉴于服装服饰类图书内容比较复杂,有些难以细致区分,我们只是简单的把图书分为综合史、民族史、专题研究、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五大部分。
对中国古代服饰历史的综合研究,始终是服饰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出版的绝大部分专著都是围绕这一主题的。特别要指出的是,服装史研究图书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囊括了服装服饰的各个方面,许多资料十分稀缺,收集非常困难,作者所下的功夫巨大。通过这些图书,我们可以找回一些几乎遗忘的记忆,也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的遗产。周汛、高春明的《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便属此类。
专题性研究方面,妇女服饰研究的专著则有孟辉的《中原女子服饰史稿》(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中原汉族妇女服饰为研究对象。刘永华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广泛搜集考古资料,对各朝代甲胄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其成果学术价值也比较高。
工具书为人们了解知识、研究问题提供更多的途径与帮助。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全书80余万字、1500余幅线描图,对中国历代服饰名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还有些资料内容与服装服饰相关,例如“美女月份牌”、“中国历代几何纹饰艺术”等,我们将其放入参考资料。对于“东西方纹样比较”这样的图书,我们同样列为参考资料。此外因为一些服装服饰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时间比较早,查找不易,我们作为附录收集在该书目中。
五、《中国服装史专题书目》体系标准:
1、所收录服装书目先按分类编排,既综合史、民族史、专题研究、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四大部分分类,在分类编排下运用编年再进行编排。
2、书目数据依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价格、插图情况、参考书目、作者小传、内容提要、本书目录的顺序排列。缺项的添加“——”表示。
3、研究服装离不开图片,所以我们的书目特别针对插图情况进行了编制。插图情况中“原图”表示从古代文献或壁画等实物中复制的图片,“插图”表示作者创作的图片。参考书目仅用有、无表示,不罗列书目或数量。
4、个别图书因其包括了中外服装的内容,所以只节选了中国服装服饰的有关内容随分类编排,用★标注,以示区别。
5、书后附有书名索引和作者索引,采取音序进行排列。
8、馆藏出处基本以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所使用的分类号表示,如果本馆未入藏,以我们检索到的馆藏地点加分类号表示。
六、对《中国服装史专题书目》编制人员的要求:
首先,要认识到书目建设的重要性,工作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这一工作热爱学习、责任心强、具有合作精神;其次,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有专题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业务水平;既要了解《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改版、主题标引的变迁等因素造成的书目信息的分散规律。还要熟练掌握书目建设的每一道程序,能较快地处理大量的信息,使之有序化、合理化;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服装史基础知识,结合实际需要将大量的服装史料文献经过信息加工,形成一整套有实用价值的服装史料专题书目。
现代图书馆都在积极克服制约图书馆服务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结合自身环境优势,有针对性地收集和组织信息,深化信息资源的加工开发,努力向读者提供更高品质的知识信息增值服务。积极建立富有自身特色的各类专题、专业数据库,形成有特色的信息产品,以便实现高效、快捷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中国服装史专题书目》的编制工作我们不敢说能“收齐”,只能是我们的所见所闻,但是我们尽力反映建国六十年服装文化研究的基本面貌,尽力展示服装服饰研究的重要成果。我们愿意对六十年来服装服饰研究成果给予客观的总结,幷且希望通过我们的劳动带给学习者、使用者、研究者一些便利,有效的指导阅读,为服装史方面的研究指明了道路。
参考资料:
编辑制作专题书目的思考与实践 高川霄(图书与情报2010·1)
浅析音乐专题书目的建设陈卫姿(图书馆学刊2005.2)
专题书目编制略谈___以《妈祖文献书目》为例郑丽航(莆田学院学报2004.6)
编制书目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一一介绍我馆自编的《专题书目》原孝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