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义科 |
贡举科目名。属诸科。宋熙宁四年(1071),罢诸科,而以经义取士。令士各专习《周易》、《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一经,兼习《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试大经;次试兼经、大义凡十道,后改试《论语》、《孟子》义各三道;再试论一首;终试策三道,若礼部试再增二道。中书省又撰大义式颁行,凡试义者须通晓经文,且有文采方为中格。元祐四年(1089),始设本科。凡专经进士须习两经,以《诗》、《礼记》、《周礼》、《左氏春秋》为大经,《尚书》、《周易》、《公羊传》、《郔梁传》、《仪礼》为中经。专习《左氏春秋》者,须兼习《仪礼》或《周易》,专习《礼记》、《诗经》者,皆须兼习《尚书》。且许专习两大经,不许偏习两中经。凡试,初试本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次试本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再试论一首;末试子、史、时务策二道。以四场所试通定高下,以经义定取舍。北宋亡,乃废。南宋建炎二年(1128),复置。所试,第一场本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三道。殿试亦试策。绍兴十三年(1143),改与诗赋科同试三场:首试本经、《论语》、《孟子》义各一道;次试诗、赋各一首;再试子史论一道,时务策一道。其后,本科与诗赋科时有离合。三十一年,复专设本科。参见“经赋合科之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