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額 |
初,淡水小試,原附彰化。乾隆三十一年,同知李俊原詳請就廳考試,未奉准行。三十五年,監生郭宗嘏捐租,呈請巡道蔣允焄准就近考送。同知宋應麟歷試三科。三十八年,同知宋學灏以時無廪生保結,詳覆巡道奇寵格仍歸彰化考送。嘉慶十五年,總督方維甸巡臺,生員張薰、郭菁英、王士俊等呈請設立學宫,一應經費願自鳩捐;批行巡道張志緒查議。十九年,巡道縻奇瑜詳請總督汪志伊、巡撫張師誠題准。二十二年,同知張學溥舉貢生林璽、廪生郭成金、鄭用錫、林長青、監生林紹賢等捐題建造文廟。嘉慶二十三年,仍准由廳考試,然後送府。總督汪志伊、巡撫張師誠題准:取進文童六名、武童二名;後噶瑪蘭分去一名。府學三名、二名無定額;廪、增各四名,四年一貢。續准酌加二名,淡五名、蘭三名;廪、增亦加二名,由淡、蘭附生考充。道光初年,特恩廣額取進文童六名。四年,七名。七年後,俱六名。三十七年,七名。咸豐元年,六名。三年,七名。四、六兩年,廣額科、歲,一取進十名、一取進十一名。同治三年,歲考加額取進十名。咸豐八年捐輸案内,臺灣道奏准:淡屬永遠加廣文、武學額各二名,蘭屬永遠加廣各一名。此後淡屬原額五名、加廣二名,計七名;武童原額二名,咸豐八年後俱進四名。其蘭屬向歸淡廳考送,後詳准就近由蘭廳考送,並免府考;淡屬仍送府考如故。嗣後人文炳蔚,較前倍增。光緒四年,臺北别開一府、新竹另設一縣,臺灣道奏定科、歲取進文童六名,武童四名;府學文童二名、三名無定額,武童一名;廪、增各四名,四年一貢。光緒十四年,新竹縣南添設苗栗縣,奏定科、歲取進文童三名,武童一名;府學名額無定;廪、增各二名,六年一貢。 (光緒)《新竹縣志初稿》卷三 學校志 第90-9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