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冒 考 |
臺地考試,從前具有明禁:非生長臺地者,不得隷於臺學。近來文風雖日盛,而應試者多福建泉、漳之人。每指同姓在臺居住者,認爲弟姪,公然赴考,教官不及問,廪保互保不暇詳。至竊取一衿,輙褰裳以歸;是按名爲臺之士,實則臺地無其人。 查定例入籍二十年亦無原籍可歸者,方准予寄籍考試。今内地人士不患本籍無以應試之處,以遠涉重洋或兩地重考,流弊極多,安得一革竄名之習耶! (光緒)唐贊袞《臺陽見聞錄》卷下文教 第90-91頁 嘉慶十一年,海寇犯臺灣,率義勇捍禦者,多薦紳、庠士,郡垣以安。明年,糧道趙三元巡視臺灣,嘉諸生仗義,言於督撫,監司、郡縣亦以狀聞;總督阿林保、巡撫張師誠奏請廣額,部議於福建解額外,更加臺士一人。自後,以三人爲定額。道光七年,臺灣道孔昭虔又請廣粤籍一名,自後以四人爲額。澎湖自嘉慶癸酉科辛齊光欽賜舉人後,每科與鄉試者有人、膺房薦者有人,文風日盛於昔(生員陳震甲纂)。 (道光)蔣鏞《澎湖續編》卷上 文事紀 科目 第22-2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