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北(1909-1996),原名渤,以字行,又名铁骊,1909年4月15日生于辽宁铁岭,祖籍贵州开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
朱海北幼年在天津上家塾和公学。1923年起进天津新书院读书四年,在南开中学读书二年。1928年3月起,任东三省三、四方面军军团部少尉副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少校副官、北平绥靖主任公署侍卫处少校副官,经管张的生活、社交等事务。曾随张赴北平见蒋介石、赴南京参加会议,奉命负责招待“国联调查团”等。1933年春任东北军105师第十旅中校副旅长,同年6月脱离军界转而经商,历任天津大华火油公司汽油部经理、英商安利洋行保险部华经理、美商亨茂洋行华经理、北平亨茂汽车出赁部经理。经“七七”事变后,在北平赋闲四年多。1941年12月起,历任天津和泰公司总务部主任、和泰北平分公司副总经理、北平亨茂商行经理。1948年10月后在京又赋闲三年。1951年12月起先后担任上海私营中兴轮船公司董事、北京私营立华化工厂襄理。 1956年12月任北京市公私合营消防器材厂储运员。1962年起经批准离职长期养病,“文革”中受到冲击。1979年10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81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88年8月任民革北京市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6年1月4日逝世,终年86岁。
朱海北晚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热心海外联谊工作,撰写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文史资料,其中《周总理同先父朱启钤之间的交往》一文,翔实地记述了周总理对朱启钤先生的关怀和照顾,表述了自己和父亲对周总理的倾慕感激之情。1985年被评选为北京市统战系统为四化服务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