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1955-),收藏家,古董鉴赏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马未都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因其独特的收藏理念、丰富的文物收藏以及对中国文物收藏的巨大贡献而扬名国内外。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当了几年机床铣工。从1980年起,马未都就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1981-1995年,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担任编辑。十余年里他以瘦马等为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逾千件。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报》上发表,并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
1996年,马未都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创立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并担任馆长。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999年为配合世界建筑大会,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同建筑报合作,举办了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精美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给20万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瑞环主席在开幕时也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0年伊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由北京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3号迁至朝内南小街竹竿胡同华智大厦,依然沿袭过去的展览方式和风格,力求将更好的展览展现给大家。2002年,马未都创办了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2003年10月,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受到各界好评,当地的欧洲时报并以大幅文章报导展出盛况。2004年6月18日揭晓的“首届中国收藏年度排行榜”中,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入选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同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迁至朝阳区金盏南路18号的新馆。2005年,创办观复博物馆厦门馆。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正式实行理事会制。
观复博物馆馆内长年陈列中国古代传世精品文物,定期策划组织专题展览,举办文化交流讲座活动。至今已举办了明末清初青花瓷器展、中国古代文房用具展、明清箱匣展、宋辽金元古瓷展、观复小品展、海上怀旧展、食之美器——康雍乾青花瓷盘展、锤錾工巧——中国古代金属工艺展、中国古代门窗展、中国古建筑门窗及陈设展等十多个展览。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成立填补了建国以来私立博物馆的空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各地方台、香港卫视凤凰台、日本NHK、中国日报、人民政协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晚报、中国文物报、香港大公报等百余家媒体给予报道,声援他的文化事业。
著有《马说陶瓷》、《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等文物鉴赏、研究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其中《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中国古代门窗》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 2008年1月1日,马未都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中国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同年出版《马未都说收藏》共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