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崇文区西北部。东起广渠门内大街,西至珠市口西大街。长1880米,宽7米。
此处明代是猪市,所以明正东坊有“猪市口东”地名。此街形成于明代,称东西三里河、三里河街,清宣统年间自西向东分称东珠市口、三里河、平乐园、东柳树井。1965年合并各段统称珠市口东大街。同时将德寿夹道、过街楼、北大院并入。过街楼因是大街西段路南小巷口处建的过街小楼而得名。三里河大街在明代分东西三里河。据《京师坊巷志稿》记:“明史河渠志:言城南三里河无河源,正统间修城壕,恐雨多水溢,乃穿正阳门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三里河流经打磨厂、长巷头条西,穿芦草园、北南桥湾、金鱼池、红桥,流入左安门迤西的护城河中。明代时曾有人建议利用三里河以济漕运,因三里河河道“势不易开”未实行,决定修通惠河。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三里河遂废成街,名称沿用河道名。此街东段路北有一井,旁有柳树,为区别西珠市口得西柳树井,冠以“东”字,得名东柳树井。在大街的中段北侧,有铁山寺,是旧三里河的重要标志。此街自修成后,一直是城南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俗称“南大街”。民国初,街东口古刹大慈庵内酒业公会与路南得“恩成公”盐柜,控制全市的官酒、官盐。
此街原有有轨电车,于1953年扩展道路时拆掉,改行公共汽车。2000年8月该街扩建为两广大街中的一段,2002年7月通车,原街两侧破旧房屋被拆除,建成了一条现代化商业街,被崇文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北京大都市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