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区域西部,中国美术馆南侧,属东华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东起东四西大街西端,西止景山前街东端,南与银闸胡同、沙滩南巷、东黄城根南街相通,北与沙滩北街、东黄城根北街、弓弦胡同相通,中与北河沿大街相交。全长741米,宽33米,车行道宽22米,沥青路面。两侧门牌1—53号,2—64号。邮政编码100006,公用电话555207。 五四大街,清乾隆时东段称双碾儿胡同。光绪时东段称双碾胡同,西段称东、西沙滩(见《京师坊巷志稿》)。宣统时东段称双辇胡同,中段称汉花园,西段称沙滩。民国后沿称。沙滩为五·四大街西段,《清末京师全图》中,此段指沙滩北街至北池子大街北口的斜街,因其是御河冲积而成的一片地势低洼的砂石地面而得名,自清末以来一直沿用此称。汉花园为五四大街中段,自北河沿大街至沙滩北街。相传,清朝附近有一花园名“汉花园”,此段大街由此得名;另传,“红楼”原址为松公府,也可能指松公府花园而称。双辇胡同为五四大街东段,即王府井大街北口至北河沿大街一段。该胡同原称双碾街或双碾胡同,呈丁字型,东起王府井大街,北通弓弦胡同,南达翠花胡同,1958年12月开始兴建中国美术馆时,将双碾胡同扩宽,今南达翠花胡同的部分已并入翠花胡同,北通弓弦胡同的部分已并入弓弦胡同,这样,东西沟通而成大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三段合并,又将回回营、沙滩大街并入,改称汉花园大街。“文化大革命”中改称五四大街。 该街29号为北大红楼,是1918年李大钊、毛泽东等从事马列主义宣传和民主革命活动的地方,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的发祥地。196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见本书文化地名篇),今为文物出版社、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原“未名社”旧址亦在此街,今为五四大街邮电所。中国美术馆是五四大街重要建筑之一,于1958年动工,1962年建成,内有展览厅和艺术交流、美术研究机构的厅室。“中国美术馆”五个字为毛泽东题写。建筑宏伟古雅,是首都著名建筑之一。现街内尚有五四书店、北京青年科技开发部、华源技贸商行、京华标牌厂东城业务部、沙滩邮电所等30余个单位。 此街交通便利,通行2、101、103、109、111路公共电车、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