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图书馆年会演讲嘉宾许嘉璐
发布日期:2015-03-10

  感谢会议的组织者给我准备了个椅子,因为他们知道我腰椎间盘内突、椎管狭窄,现在椎管里面的神经束还在水肿,站久了两腿会失去知觉,可能正在大家厌烦我讲话的时候我就轰然到底。对于两位主持人我是不是感谢我不知道,因为他们介绍我的时候怎么说的,我在后面,喇叭是对着大家我听不见,那姑且就把感谢先保留着。

  听说今年的图书馆年会是由东城区图书馆来承办的,我原来以为还要到东城区的图书馆去,后来才知道到这里来。

  为什么我这么想呢?因为东城区图书馆在交道口大街建新馆开幕的时候,我当时是北京市政协分管文化教育的副主席,也是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委员,所以他们邀请我去。

  这么多年我没再重新踏入东城区图书馆大楼,很想再去看一看。所以在这里,虽然是全国图书馆的年会,我要对东城区图书馆的同志们、东城区文化局的朋友们说一声“很想念你们”。

  可能东城区的朋友坐在这边,掌声这边先出来的。

  在接到邀请让我来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的时候,给我的任务是希望我谈谈文化问题,但是我觉得既然是图书馆年会,上来没有头没有尾,在大家刚刚接到获奖人被颁奖,在热烈气氛下突然就有人讲文化似乎不太协调。讲图书馆我又基本上是外行,为什么不说彻底的外行?因为我管过图书馆,一个小的图书馆,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校图书馆。但是那个时候图书馆学在中国大陆刚刚兴起,我也就是读了一点那个时候的海内外的信息和文章,关于图书馆的功能、五大定律以及情报学、系统学,那个时候图书馆学把控制论也用上了。现在时过二十多年,早已经是陈谷烂芝麻了,我在这里如果谈图书馆学,那是真正的班门弄斧,孔夫子门前卖《三字经》。但是我离不开图书馆,自己的成长过程是与图书馆并肩而行的。作为一个读书人,一想到图书馆总有一种亲切、温暖和复苏的感觉,那是知识的宝库。一个读书人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在知识的宝库当中徜徉,恨不得就像芝麻开门,叫开门之后到里边把些珍宝都带走。我说指的珍宝当然是无形的珍宝,是里面所储存的知识与智慧。

  正是因为有这种感情,所以我和朋友们一来感受到了目前全世界的图书馆都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从这挑战中想到了三点最大的挑战,这个面临的挑战是不是伪命题?我所说的三个挑战是不是最主要的?如何对待这种挑战?我的思考符合不符合实际?我都不知道,但是今天既然和大家见面,我就想把我的想法奉献出来。

  我认为当前图书馆事业所面临的挑战一是所谓知识爆炸时代到临,第二是信息化的急速发展,但这两个都不是我讲的重点,我要讲的重点就是图书馆面临着人类的和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也可以说是文化转向。这三个挑战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各自的重点和角度是不一样的。

  关于知识爆炸问题,从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术语的时候,我就开始质疑。在我看来人类的知识分两类,一类是关于物质的,一类是关于精神的。所谓知识爆炸,据我所看到的国内外资料看最主要的或者说绝大部分的是关于技术的,技术只是人类处理物质问题的一个应用问题。人类从他开始直立,成为智人时候开始,就一方面要处理自己和客观世界物的关系,一方面就在思考who am me我是谁。那么在所谓的知识爆炸这个时代,科学家们、技术专家给我们提供的几乎都是如何地攫取大自然,满足人类的不经过遏止而无限膨胀的需求。有关我是谁、我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看看所有的畅销书很少有涉及的。因此即使有技术知识的爆炸,也不应该盗取知识爆炸这样一个名目,前面应该有附加语。

  图书馆作为一个设施、场所,它在知识爆炸面前是不是一种纯客观有书出,我就搜集,我就编目,我就出鉴,还是我们应该有所倾向,换句话说图书馆可不可以、能不能做到给社会公众进行一次预选。当然读者的口味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满足所有的爱好,那么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者站在时代的顶峰观察文化的走势,带有一定的预见性,向读者推介。当然各种文化的书刊,乃至我们的主流平面媒体经常推介一些海内外的好书。也就是说这些平面媒体,后来又扩展到电子媒体他们的编辑是有倾向性的,当然这背后我怀疑也有利益的问题。以推介的方式做广告。图书馆呢?我到过一些地方图书馆以及首图、国图也有推介,但是要不要图书馆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自己应该完成的义务,经过研究、经过馆外的专家、馆内的专家向公众推出?

  第二信息化的挑战。都说现在进入了大数字时代,云计算的技术不断地提高,电子书在青少年中几乎代替了纸质的图书,这是好事情还是好坏兼有的事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乃至于罂粟、可卡因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的很多医疗离不开毒品,但是当它成为一种消费的时候就戕害人类了。现在信息化发展这么迅速,就在我们图书馆这个领域恐怕也是“双刃剑”。包括我作为一个将近八十岁的人,跟大家报告一下,今年是我入大学六十周年。我这个年龄的人也离不开电子东西,我经常在网上搜索,我也看电子书,乃至在我的移动硬盘里储存了大量中外的经典的作品。但是在我用的时候,我的体验是它是两面性的。中国有一个词就叫“书香门第”,“书”后面有一个“香”,那就是书它的纸、它的墨以及整个制作过程当中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当我有时间静下来沏一杯茶翻开书,也可能是线装书,也可能是现在的那种书,马上我的心就沉静下来。同时我的手里总有一支笔,看到东西我就批,或者做成我需要的记号,或者抄录。但是当我打开电子书的时候,虽然也有各种的功能,书签也好,批也好,画线也好,我没有用。因此我不担心当电子的产品出来之后,我们平面的东西会消失,在个别的报纸、杂志有可能,但是书不会被取代。我在欧洲各国旅行的时候,我在莫斯科地铁里面看到的人们都在读纸质的书,我真的一次也没看到哪国的成年人或者孩子拿着电子书在那里,唯一看到的是在北京和台北,这是什么道理?我的孙子在外面求学,他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水平比我高得多,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他在学校里所有的作业、考试一律是用笔的,而不是在电脑上作题,这是学校的规定。

  面对这种情况,就引发了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图书馆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和刚才我所说的现象怎么勾连起来的呢?自图书馆成为公共的事业开始,这个现象大约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在这之前图书不管中外都是皇家的,就把图书馆单纯定位于储存、传播知识。但是我从小进图书馆,我在图书馆所获得的似乎不仅仅是知识,那是自己的感悟,并不是图书馆的定位。如果是仅仅是知识,那么好,我们各国家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就不要买复本书了,就买电子书,然后多准备些电脑终端就行了,甚至可以无线,我带iPAD进图书馆,我就用我的书来看。图书馆,用我感觉所说的感悟,我感觉对我的性格、对我的志向、对我如何接人待物就是一种无形的陶冶。而且当我是一个少年,还很调皮的时候一踏入图书馆,例如当时的首图就在国子监,我是那里的热心的读者,作为一个高中生。我进去之后,特别那时候书库还可以在馆员带领下进去,我就觉得我似乎变得高雅了,这就是熏陶。同时和我一起借书阅览的还有一些老先生,这不能不触动我的思考,就是这些老先生在做什么呀?有时候跟这些老先生不知姓名,我也早已忘了他的名字,可能这老人都不在了,现在不在世了,就跟我谈一些他在思考的问题。后来我豁然悟到,原来在我中学所学的课程之外还有那么大的天地,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书里发现那么多的问题要思考。所以高雅与思索这种品德,图书馆如果我们有意去营造的话,就可以很强烈地作用于所有的读者。

  由此我就想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图书馆从全世界第一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一直到世界第三的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楼建得很漂亮,书包藏得也很好,可是我更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图书馆?这就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多家的私人的藏书楼。大家,特别中国的朋友回想一下,我们几大藏书楼是不是或者就在私人花园当中,或至少是旁边有个小花园?也就是图书馆和园林原本是一体的,可是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之后变了。目前还有的保留着。

  在这里我做一个自我介绍,我现在还做做着山东省立图书馆的名誉馆长,山东图书馆它的老馆也就是1948年到1949年在当时的北京叫北平,做师长的何思源先生,做山东省教育厅长的时候他建的。这个老馆现在变成分馆了。老馆在哪里呢?在山东济南大明湖公园之内。也就是几十年前,当中国的官员要给省建一个图书馆的时候,他先选名胜之地,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树,因为读书,到这里来读书本身是高雅的事情,他需要陶冶人,用湖光山色让你发出那种文人的情怀。国家图书馆与隶属于海淀区的一个公共公园毗邻,这就是紫竹院公园。但是铁栅栏把国家图书馆与紫竹院隔成了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地方的,这么两个地方。我有一个设想,可不可以国家与市合作,把那个栅栏拆掉,整个紫竹院公园再给它起一个别名,就叫国家图书馆公园?赞成的这么多人呢?哪位是北京市市长?所以咱们鼓掌不算数,但是要争取。它仍然是北京市市民,特别是北京城西部地区市民前来游玩、会客、谈情的美妙的场所,但是同时它也是图书馆的一部分。国家图书馆可以在现有的树木花草湖泊的基础上,在紫竹林当中增建一些不破坏景观的文化设施。例如如果在竹林里摆上一些石凳、石桌、木凳、木桌供读书人拿着自己所借的书或者带来的书在那里悄悄地议论、讨论,如果再提供一点软饮料、咖啡,那么他很可能一天不出去,读书不厌。然后逢到节假日需要举行一些公众的活动,除了原有的,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活动当中充实上一些文化的内容、图书的内容。如果选择一好的季节,在这样一个园林式的图书馆里举办图书馆日,或者是读书会,按照中国的传统搞个图书庙会,我相信那一段时间国家图书馆的读者会比平时增倍。最重要的我们不是提高浏览量、借阅量,而是让一个优美的、静谧的、安详的环境给读书人已经十分浮躁的心点上一点清水,让人们沉静下来。朋友们,人类的思想是在沉静中产生和发展的。马拉松赛、百米赛、撑竿跳,运动员在那一瞬间,在那段时间里什么都没有想,包括打乒乓球、游泳都是如此。缓慢在一定的时候是幸福、是好事,整天的、整年的急急匆匆,走的太快,就会把自己的灵魂也走掉了。读者需要安静、需要闲暇、需要沉静。大家想想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我们图书馆原来叫北京图书馆,在什么地方?中南海北门外文津街。文津街是挨着什么?北海公园。这和何思源先生建山东图书馆是一样的。当然后来北海公园成了公众公园之后,卖门票以后,也隔断了,不能随便地穿行了。这种隔断还是物质造成的,追求物质造成的,没有从塑造人这个角度考虑。

  下面我就想重点谈谈我们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文化转型或文化转向。人类的文化生生不息,但是每到一个时刻它都要有一个转向,也就是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匀速地这样前进的。在中国,如果说到古代的话,从夏、商到周,周代的建立是一次转型,打下基础的是周公旦,把它提高到理论,使之定型的是孔子。当然在当时孔子只是诸家当中一家,由于社会动荡,大一统的王国已经支离破碎,于是给诸子百家造成了一个黄金的时期。可是这还不是真正的第二次转向,在百家争鸣之后,建立了统一的帝国,秦没有来得及,同时实行了相反的政策,焚书坑儒。到了汉建以后,特别是汉文帝以后,又一次地转向,这个时期经历的四百年,这就到了三国与南北朝那几百年。这个时候文化仍然是十分活跃的,可以说又一次地小的百家争鸣时期。再一次统一,隋加唐,特别是唐代又一次转向。这个转向造成了最辉煌的一段文化的蓄势(音),可是缺憾的是我们停留在文化的形态这个层面,没有上升到形而上。因此经过唐末的动乱进入到宋代又一次转向,这就把周公、孔子之前一直到他们那个时代,中国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孔子、孟子的思想,系统地、全面地提升,把现实与形而上、与超越联系到一起。所以宋代并不是中国帝制时代最强大的王朝,但是它思想的高度却是至今我们没赶上的高度。由宋到明,思想逐步地定格于,也就是僵化于宋儒的学说,这以后的历史是在座的各位,包括年轻朋友都熟悉的了,从1840年起,中国就开始酝酿着,后来就正式进入了近代的一次转向,这就是眼睛向外,大量吸收欧洲的先进的东西。与此同时,把我们自己的脏水泼掉,可惜的是在泼掉脏水的同时把娃娃也泼掉了。也就是从十八世纪在欧洲发生的工业革命引领着欧洲进入了现代,而中国大约晚了将近二百年,也要开始进入现代。这样中国的文化转向和欧洲的文化转向有一个时间差,中国的工业化严格地说正式的、大规模的、全面的工业化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如果说为它做准备那么就从1956年前后开始。当我们急急忙忙工业化,学习世界上最好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来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的时候,西方发生了又一次文化转向,这就对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产生了质疑、批判和颠覆,大家就知道了,这就是所谓“后现代主义”。欧美这个浪潮从什么时候开始?大约是二战之后冷战期间。我把浩如烟海的后现代主义的论著简约简约再简约,简单的话说就是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文艺复兴之后,从法国开始提出的自由、平等与博爱这个口号下发生了就在它的发生地——欧洲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惨绝人寰的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二战结束之后,应该人类走向和平,又出现冷战?再看看各国自身贫富差距在拉大,实际上环境已经很恶劣。今天我们看到的欧美的清洁的空气、比较清洁的水,那是从七十年代初开始治理才见效的。但即使如此,我去年到泰晤士河边和塞纳河边去看,那个水我感觉还不如我们北海的水。首当其冲受害的是当地的人民,质疑为什么?中国真正全面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就这三十年,还好,我们仅仅经过三十年中国人就发出了类似欧美的后现代主义的那种呼声。

  大家都知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他提出一个“轴心时代”的概念,它的意思是公元前2世纪上追到公元前8世纪,在这五六百年里世界上的伟大的哲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如果算上犹太人,亚拉伯罕、孔子和释迦牟尼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人们探索、思考、追寻、跟踪了2500年,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仍然是这些先圣、先哲、先知他们当时面对的问题。与此相呼应中国人也开始想到自己的“轴心时代”,想要拾回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以及其他的诸子给予我们的教诲。所以现在图书馆的朋友大家知道,借《周易》的,借儒家经典的,借阅老子、庄子的大概呈上升趋势。但是历史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只能是立足于当今、回顾过去,重新拾回被我们无意中丢掉的东西。还有眼睛向外,要看世界。不同的民族都有伟大的贡献,在智慧上的贡献,在精神上的贡献。我们吸收来,这就是一次转向。

  我非常同意美国一个神学家莱昂先生他所提的这么三句话,他说“认可”。我怕我说错了,所以我记下来。“重估”,重新评价,“现代,认可后现代”,也就是认可他们对于西方的传统,三百年传统的质疑,回收利用前现代,也就是对于现代,也就是我们今天世界各国人民所面对的当下的所有的东西要重新评估。例如,刚才我所谈到的大数据、云计算、电子书,要重新估量它的利与弊,重估就不是否定,不能否定现代,因为现代给人类带来了生产率的空前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空前的提高和捷便,但是需要重估。对于这个时代,二百多年来的这个文化,重估本身就是后现代,所以他认可后现代。那么怎么办呢?应该把我们扔掉的东西回收,回收不是克隆,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充分利用它。无论是重估现代,认可后现代和回收利用前现代,它的对象是什么呢?对象是精神。虽然在他的书里并没有在这后面加上“精神”这个词,换句话说现在到了全世界的智者和人民一起思考要不要迎接,甚至营造新的“轴心时代”了。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我开头所说的人要解决的问题不外乎物质与精神,我们再简约一下,其实每个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我是谁,应该怎样做人。但是就世界的情况看,包括中国,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学术界这些智者们大多数把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真正当成对象,也就是用哲学的语言说对象是他,自己是我,而没有把自己研究的对象化为自己,因此出现了一种工具化倾向,也就是是我的职业的需要,甚至是谋取名利的需要,一种工具,同时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也就是学者,真让他说他专业的事情,常常是非他那个专业的人听不明白、看不懂、不感兴趣。由这个专业化,于是产生了一种沙龙化,这就极端了。也就是我写的文章可能在中国13.5亿人里也就那么几十个人能看懂。这不是危言耸听,我自己博士生写的东西有时候我也看不懂了,这其中有读的人的知识的局限问题,不能怪作者,但是是不是里面也有研究者能入而不能出,跳不出来,有没有故作高深?中国的语言是讲短句的,非得把那个句子写成了四五十个字才一个句号,得看三遍找主语、谓语,而且一堆只有自己明白的术语充斥在里面,这就叫故作高深。确实有人这样说,谁都看得懂的东西那是学问吗?于是造成一种假象叫“深不可测”,这个词需要加引号,不是它非常的深,是它深得让人无法测量,实际上可能是一池浑水,看不见底,里面一些东西遮挡了视线,遮挡了透光率。因此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尤其严重的是当广大民众在回收利用前现代的、“轴心时代”的智慧的时候,我们的学者应该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了。中央一直在强调,我们的干部要接地气,学者要不要接地气呢?扩而大之艺术家也不要接地气呢?人民才是根本,人民才是智慧的来源,人民才决定民族的、国家的、世界的方向。

  最后说到这里了,我就想到一个词,我们全国的图书馆能不能试探试探,让我们的图书馆从坐商变成行贾?听说很多省的图书馆、市的图书馆开始建分馆了,到地方上设分馆了,我就说这是个好主意。能不能让我们成为众多的学者和更多的读者之间的衔接的场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各地方图书馆现在开始已经有经常请专家做一些报告,这是好主意,能不能力度加大?山东图书馆有个探索,就是由文化厅给予支持,由图书馆利用自己的场地、资金和人员,每个图书馆建一个尼山书院,山东省一共137个县、16个市,合起来153个,现在有几十家已经建立了,运作起来了。例如曲阜市,到明年年底153家都要建起来。另外有个民营的也要建起来,154家。这样的话,这图书馆就成了山东省的专家、学者和百姓见面,一起推动山东省的文化复兴,推动重估现代、认可后现代、回收利用前现代的这样一个浪潮。听说我们今天下午就有40个市的市长到北京来交流他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图书馆。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听说也要来,为什么我以这个作为我讲话的最后一部分?我就希望由中国现在开始做起探索,和国际朋友交流,也希望国际朋友在自己的国家也来探索,让图书馆怎么变成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仅仅给知识的地方,怎么让它变成一个优雅的环境,怎么让促进两边,吸引读者和请来学者,让他们在我们这里衔接,这样的话,未来的图书馆就已经区别于工业化时代的那种图书馆了。这也是一种转向。

  我之所以以山东举例子,其实原因是我是山东图书馆名誉馆长,同时我是山东省尼山书院的山长,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欢迎大家去看看山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