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年会嘉宾演讲陈晋
发布日期:2015-03-10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来做一个主题演讲,我向大家汇报的是毛泽东到底是怎样读书的。今年咱们年会的主题是“馆员的力量”,我就想到毛泽东跟图书馆的三段小故事。第一大家都知道1918年他在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到北京大学当了图书馆馆员,正是在那个时候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飞跃,通过大量的阅读,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在延安的时候,他当时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负责人,他提议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成立了第一个图书馆,当时就叫中共中央书记处图书室,为了成立这个图书室,他把自己从青年时代保存的一批书捐给了当时的中央书记处图书室。第三个小故事是现在的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成立以后,它给往外发放和办理借书证。如果我们还有档案的话,还会去查,当时北京图书馆001号图书证的主人就是毛泽东,也就是说他是北京图书馆,就是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第一号借书的证的主人。当时给他办这个借书证的人叫庞向之(音),他在他的回忆录里面写得非常清楚。

  那么可以说毛泽东一生关怀图书事业,更主要的是毛泽东也是一个在古今中外大政治家当中汉奸的一位读书人,而且我们提出毛泽东是一个读书人,并不是要淡化他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历史地位,而是说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当中像毛泽东那样酷爱读书,而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非常罕见。对毛泽东来说,读书是一种无可选择的选择。我们一般人读书是为了工作需要,为了储备知识,为了一种信念等等,我们去读书。但是对毛泽东来说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这些,读书是他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深化的必要方式。读书是毛泽东的一种基本的生活常态,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毛泽东读书人的形象,他的特点在哪儿。第一毛泽东读书非常广博,而且偏深。所谓广博是什么概念呢?很广、很博。在他去世以后,他的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保存的书有一万多种,将近十万册。这是他生前为了工作需要或者从延安带过来的,或者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去购买的书,一万多种,将近十万册。最近我们编了一套书叫《毛泽东读书集成》,选了毛泽东他生前阅读、批画、评论过的一千一百多种书,把它编辑成册,总共238卷,按类来分恰恰可以分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报纸杂志、丛书工具书十一大类。这十一大类就是他所涉猎的范围。而且这十一大类恰恰比较好地对应了我们一般图书馆的分类。当然毛泽东阅读他也有重点,既广又博当中他也有重点,重点当中他读的比较多的是马列主义,这是读的比较多。马列主义著作当中读的比较多的又是列宁的书,他特别喜欢读列宁的书。他说列宁的文章和著作充满热情、心态平等,他对列宁的书有这么一种评价。第二种他读的比较多的是中外哲学,中外古代的哲学很多,中国现代的哲学家的书他基本上都读,外国哲学里面他比较喜欢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跟德国一些外宾谈到德国,谈到西方文化的时候,他经常谈到一些他读过的一些德国的哲学书籍,甚至有一次谈的时候连德国驻华大使和德国的前总理都没有听说过,我们今天翻译成海克尔的书,叫《一元论的历史观》,他说他读过这本书。结果当时做翻译的人他没有听说过海克尔这个人,他直接翻译成黑格尔。毛泽东就跟他说不是黑格尔,海克尔,你们去查一查。这是对中外哲学的书。第三个重点就是中国文史,这是大家很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历史,包括《资治通鉴》,他读了十七遍。这是有史可据的。包括《二十四史》他是从头到尾,有的篇章、有的史他还不只读一遍。这是他读书的广博。

  第二毛泽东读书很偏,很深。所谓偏和深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常态上不那么热的书,不那么热门的书他也去读,而且读的很执着。你比如说他在1936年跟施洛谈话当中,他就引用了他当时读到的一个英国的科幻作家叫韦尔斯写的《星际大战》和《月球上地第一批人》这样的科幻小说当中的一些细节。当时长征刚到陕北,有多少人去读《月球上的第一批人》这样的科幻小说?但是他读到了。再比如说他读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红楼梦新证》这本书用六号字来排印它的注释。六号字我们都知道是很小的字了,那么毛泽东用放大镜看它的注释,而且留下的圈画里面是有一条注释里边在考证说《红楼梦》里面有一种米叫胭脂米,产于何地、什么形状、产量多少、颜色是什么颜色,毛泽东在这几段注释的话里面去圈画,那表明他很注意这个胭脂米的产地,这是很罕见的。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前几年比较有一本热的书,叫什么呢?叫《何典》,其实《何典》是清朝时期一个叫张南庄的人写的一个鬼怪故事的章回小说,毛泽东至少在1941年就读到这个《何典》章回小说,而且他买了两套寄给当时在莫斯科学习的他的两个儿子毛岸青和毛岸英,说明他很看重这本书。后来在1971年林彪事件,林彪叛逃的时候,乘飞机飞跃中蒙边界的时候不是有人请示毛泽东问打不打下来,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后来我们在研究这几个字的时候,研究这句话的时候,就考证“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到底是出自何典,出自哪儿,一直没有找到。后来有网友告诉我们说他在《何典》里面发现了,后来我们找来《何典》的电子版,但是也没有发现这句话。另外到发现了什么?发现了毛泽东在1972年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是《何典》里面讲的,叫“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因为在1972年前后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在中央会议上老讲这句话,说吃药只能医治那些注定不会死掉的病,注定要死掉的病你吃什么药都不管用,所以叫“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这个《何典》里面就反复有这句话。毛泽东当时还把《何典》用自己的稿费拿出来,把《何典》印成大字本,印了一二十本发给一些中央领导,让他们去读《何典》。由此可见他阅读之偏、之深,就是不光是阅读热门书,他也读那些很偏的书,不大为人注目的书。这是他的第一个特点,作为读书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既广博又偏深。

  他作为读书人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活到老,真是读到老。他在延安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因为他在延安的时候办了很多学校,老劝那些工农出身的干部,特别是长征过来的干部一定要多读书,进学校去读书。那些长征过来的干部文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对读书不是那么重视。他就跟他们讲,他说我虽然是读书出身,但是我现在还爱看书,如果再过十年我死了,我就一定要学习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什么意思呢?就是活到老、读到老。毛泽东确实实践了他的这个诺言。我们知道他是1976年9月9日凌晨十分逝世的,换句话说他是1976年9月8日晚上12点10分逝世的,我们找到9月8日这一天护理记录,就是毛泽东在这一天干什么那个记录,意外地发现在这一天他经常几点几分醒来,几点几分昏迷,几点几分干什么,这个都记得很详细,我们一查发现在这一天他看书、看文件11次,一共用掉了2小时50分钟,最后一次看文件、看书是下午4点37分。也就是说下午4点37分以后,毛泽东他基本上就不大清醒了,一直到晚上12点10分逝世。那么这个9月8日这一天,他还看书11次,这是相当让人惊讶的。据记载,他有一次醒来以后,他已经不能说话了,他要看书。工作人员给他拿来一本书,摇头,再拿来又摇头,他也急了,说不出话来,他就用手拍他的床,木床,拍木床的床帮拍了三下。刚开始别人不明白,后来突然有一个工作人员明白了,他拍三下木床帮,是不是要读一个三木的书,因为前几天他读过一本书叫《三木武夫及其政见》,当时日本自民党正在进行总裁选举,当时有可能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的人叫三木武夫,我们出来一本书叫《三木武夫及其政见》,毛泽东正在看这本书,前几天看过,说赶快给他拿来,果然是这本书。换句话我们就在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读这本书的?浑身插满了管子,鼻饲管、输氧管、导尿管、输液管,四种管子插在身上,只能是眼睛看了,别人给他捧着看。那么一个人的生命马上就要走到尽头,他还要阅读,而且关心着日本自民党总裁的选举和他的政见。由此可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毛泽东不光是活到老读到老,而且是读到死。阅读成为他的精神存在和思维方式的一种见证,这是他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毛泽东的读书精神,他真是读书方法确确实实是真读、真学,不被迫的,不是说我为了应付什么事情我要去读。阅读在他那个地方是对真理的一种渴望,而且在他看来只有用心用脑去读、去想才可能充实自己的胸中日月。那么怎么叫真读、真学呢?我觉得第一他的特点是经典的书和重要的书他是反复读。我们现在一般读热门的书读一遍就完了,放到那儿了,但是他不是。他认为重要的书,他从年轻一直到老年,比如说1920年在北京大学他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那是第一次读到。到1940年他写《新民主主义论》,有人去看他,他就告诉这个人他说“我现在在写《新民主主义论》,为了写《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我是放在我的案头。”他就问他你猜我读了多少遍。别人没法猜,一百多遍,他自己说的。完了到建国后,他也不断地读,到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读中文版不过瘾了,他找来一个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在那儿读,让人陪着他读,因为他的英文不好,专门还请了一个英文老师叫林克,也是他的秘书,给他讲,给他念,他来读。目前我们还保存着毛泽东阅读过的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在上面毛泽东有很多圈画,毛泽东用中文或者英文做的注释。到晚年他又把《共产党宣言》印成大字本在读,那真是一本书读到老。

  甚至这些重点的马列著作,其实有的他认为他喜欢的,完全是个人化喜欢的一些书他也去读。比如说《红楼梦》,他第一次读《红楼梦》我们从有文字可考的是1913年,我们从有文字可考的1913年,他的笔下出现了《红楼梦》上的一些事,可以考证出来他第一次读。那么后来在井冈山时期他读,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54年他在杭州组织起草《宪法》,有一次休息的时候爬山,他就问陪他的一个医生,问你读没读过《红楼梦》。那个医生说我读过。毛泽东说你读了以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那个医生说我最大的体会是《红楼梦》里面的人物都特别讲究卫生。因为他是医生,这是他的角度去理解的。毛泽东说你看,你看到只读了一遍,他说你要多读几遍,我已经读了不下五遍。只有读了五遍以后你才知道《红楼梦》它的奥妙在哪儿。所以从此以后毛泽东就到处去推荐《红楼梦》,你们要读五遍,至少要读五遍。这个话就传到了当时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耳朵,许世友,我们知道他是个传奇将军,他对读《红楼梦》不理解,所以就私下里有一些牢骚,说毛主席让我们读《红楼梦》,《红楼梦》有什么好读的呀?它是一个吊膀子的书。吊膀子过去那个话就是有点男女关系暧昧的意思,我们为什么要读?所以后来在1973年毛泽东见到许世友就专门跟他讲,他说“许世友同志,听人说你说过《红楼梦》是吊膀子的书,你读没读过?”许世友说没有读过。那就说“你没有读过就没有发言权,要读五遍,回去一定要读。”所以回到南京以后,许世友就正儿八经找到《红楼梦》来读,但是字太小,他就让秘书给他抄大字报,每天读十几页。后来毛泽东听说以后,又给他送去一本大字本的《红楼梦》,他真正开始读。当然最后据他的秘书回忆一直到逝世他也没读完。

  但是毛泽东为什么一本《红楼梦》他要一遍一遍地读,甚至为了读一本《红楼梦》,他有一次听说北京大学的图书馆珍藏了一部胡适留下来的一个《石头记》的版本,他专门找人去借。他去借的时候,当时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是汤用彤。汤用彤说按规定三本书不往外借,这又没借成。毛泽东去找马寅初做工作,就说找马寅初通融通融能不能借一下。后来马寅初才跟汤用彤打了招呼说你就借吧。后来汤用彤勉强答应了,而且就是约定这书在外不能够超过一个月。毛泽东借回来以后,一个月他不能集中去读,这个《石头记》,所以他就只好让,他身边有一个人的书法特别好,叫陈秉钊(音)的,就抄了一部,从头到尾连夜抄,这个《石头记》抄了一部,然后到28天的时候把书还回去,无意中就保存了一部,抄的《石头记》现在在中央档案馆保存。你看他就是什么了?就是一本书他要反复地读。为什么要反复地读?重要的书、经典的书只有反复地读,在毛泽东看来,才能够发现它的奥秘所在,特别是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不同心境下去读同一本书你获得的启发是不一样的,这样同一本书对一个读者所发挥的作用它就是一个扩散状态。所以这是毛泽东真读、真学的第一种表现。

  他真读、真学的第二种表现就是相同题材、内容的书,毛泽东习惯于把不同的版本集中起来同时去读。你比如说写拿破仑的传记的书,世界上有很多,毛泽东就曾经找过英国人写的,法国人写的,苏联人写的,美国人写的《拿破仑传》来同时读,同时阅读、比较阅读。再比如说《楚辞》,从《楚辞》诞生以后,从刘向开始,一直到后来,到近代注释《楚辞》的人很多,有很多版本,在1957年12月的时候,他曾经让人找了十几种注释《楚辞》的书同时阅读。这种读书方法确实能给我们启发,就是看同一件事,同一种理论不同的人是怎么记述的,不同的人是怎么去检视的,不同的人是怎么去发挥的。这样的阅读我觉得那就可以把一个事情、把一种理论、把一种观念把它嚼得非常非常之烂,嚼烂了以后当然就好用了。这当中甚至包括反面的书他也主张多读。和我们的观点不一样的书,他就让人编辑过《蒋介石言论集》,编好了以后中宣部写个报告问,就准备说我们准备印三千册,毛泽东说三千册太少,起码一万册。后来他在讲话里边还专门谈到,他说我们为什么要读反面的书?因为我们好多共产党员、老多领导干部只读了几本马列的书,讲话就只会干巴巴地那么几句话,没有味道,也没有说服力,我们要读蒋介石的这些反面的书,读完了以后我们在比较当中更加地能够发现真理到底在哪儿,这是他的很重要的一个阅读理念。这是第二个阅读理念。

  第三个阅读理念、阅读精神就是毛泽东阅读应该说是眼到、口到、手到、耳到。眼到,读书要看;口到,就是朗诵、讲,讲书;手到就是记笔记;还有一个耳到,耳到什么?就听,什么叫听呢?就是说毛泽东的阅读,他特别喜欢组织阅读小组,他年轻的时候就组织阅读小组,读同一本书。在延安的时候他为了读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他专门组织了一个《战争论》读书小组,每个礼拜在他的窑洞里面晚上讨论一次,大家讨论,他听,最后他做总结。包括好多哲学书,到晚年,1959年到1960年他还专门组织一个读书小组跑到杭州、广州、上海读一本书,就是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而且发表了很多的谈话。正是在这个阅读小组式的讨论式阅读当中毛泽东迸发出很多闪光的思想,包括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的来历就是在那个时候毛泽东读这本书的时候提出来的。这就是他真读的第三种状态。

  真读的第四种状态就是要本本,但是反对本本主义。就是要重视书,但是关键是读了以后你怎么去用,一定要活用书,把死知识转化成活知识,他一生都反对读死书、死读书,反对教条主义的对待书本。他特别强调要结合实践来读书,所以这是毛泽东怎样读书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也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你说要论读马列主义书,他肯定没有王明读的多,但是你能说他的马列主义的水平比王明低?他比王明高多了。你要说他读很多历史书,读很多历史书,是不是就陷到历史里面了?不是,他是读了历史,跳出历史,来指导现实。所以包括民国时期很有名的一个新闻记者叫赵超构,赵超构就给毛泽东有过评价,他说毛泽东是共产党内最懂历史的行动家。最懂历史的行动家是什么意思?懂历史说明他读了很多历史书,但是他最终把这个历史运用于行动,这就是毛泽东他的阅读状态的第四个重要的特点。

  比如说他50年代他读了一个苏联土壤学家叫威廉斯写的一个《土壤学》,1958年读完以后,读完以后他就到处推荐,这个《土壤学》写得好,研究土壤的。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就推荐,你们要读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好。后来他又反复读这个书,读完以后,七读八读,把就想到改良土壤怎么能够增产呢?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他通过读这书,结合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现状,他就总结出八个字,后来就是著名的“农业八字宪法”,我们年龄大一点的,在农村干过的人都知道“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就土地、肥料、浇水、种子、合理密植,他就通过读《土壤学》,他就概括出“农业八字宪法”,把它作为农业增产措施,这就是活学活用了。

  到1963年他又突然读到了一个气候学家,我们这个气候学家叫竺可桢的一篇论文,谈气候学的论文,读到了以后,他又受到了启发,所以在1964年1月和钱学森、竺可桢谈话的时候毛泽东就跟他们讨论,讨论过程当中,他就跟竺可桢说你看你是管天的,因为气候么,研究气候,你既管天,上管天,下管地,气候影响土地了,上管天,下天地,中间管空气,他就说这个竺可桢,你的学问很有用,他说我最近读到你的一篇论文以后,我萌生一个想法,我原来总结的“农业八字宪法”还缺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气。他说农业种子除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以外,还跟气候有很大关系,所以我这“八字宪法”不够,应该在加一个字“气”,叫“九字宪法”。接着又对钱学森讲,他说还有个光学,你是搞物理学的,他说光学,阳光也很重要,阳光的照射对农作物的生长太重要了,说一个气候、一个阳光照射,一个气、一个光,所以看来“农业八字宪法”不够,应该改成“农业十字宪法”。他就是这么阅读的。就是通过阅读来活用、化用书本的知识。以上我就基本上讲了一下毛泽东的阅读的状况。

  最后我还要说一下一个问题,毛泽东毕竟是政治家,他首先是读书人,其次是政治家。那么读书人和政治家怎么结合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毛泽东一生读的书并不比一般学问家少,甚至比好多学问家还要多,他的广博和偏深还要多,但是他怎么又成为了一个政治家呢?我们知道一个视读书为生命的人怎么可能成为政治家,这个身份怎么转换的呢?这就讲到了毛泽东,我这里想解答一个问题,就一毛泽东是如何把阅读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把读书和领导工作联合在一起。

  我觉得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就是编书、荐书、讲书。也就是说毛泽东把编书,就编辑书、推荐书和讲解书这三种方式作为他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的政治实践当中去了。因为他读完以后,他心有所得,他希望更多人去分享他的阅读收获。而且再加上他的领袖身份,所以他让人分享他的收获的时候渠道很方便,于是乎他就很自然而然地把编辑、推荐和讲解书籍作为他理论,作为动员和宣传工具,作为理论创造和思想普及的工具。毛泽东始终相信,人们以各种方式所接触到的知识、理论、观点有助于他们在实践当中的行为选择,对现实社会的改造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培养领导干部的思维尤其重要。他经常讲的一句话叫做什么?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个yu,前面一个鱼就是吃鱼的鱼,后面那个渔是加三点水,就捕鱼的工具和方法。所以说在一些重要的关节、重要的问题上他经常通过编书、荐书和讲书去做人们的思想工作。

  比如说编书,他年轻的时候编过一个经史子集的目录,他感慨他说我们中国的书太多了,经典的古籍,经典太多,读一辈子也读不完,怎么办?你要选择,怎么选择?他就编了一个77种的目录,经史子集,然后把这77种目录里就推荐给他的同学,他推荐的那封信保留下来了,那77种经史子集的目录没有保存下来,很可惜。在大革命时期,他当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部长,做宣传工作,他就编了两套书,一套叫《国民运动丛书》,一套叫《农民运动丛书》,编了两套书,他自己编辑,开列目录,然后每本书1万字左右,那个时候就小册子了发放,做革命动员。包括从新中国成立,在延安的时候为了统一思想,进行延安整风,他编了三本书,一本书叫《六大以来》,一本叫《六大以前》,一本叫《两条路线》,这三本书编完以后,他就发给党校的各个领导干部学,统一了思想,延安整风基本上就是读这些书,统一了思想,他就形成习惯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公开地提出全党领导干部处以上的,一定要读什么?读12本马列著作。到搞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时候,他自己编了一本书,从全国各地送来的大量材料里面编了一本书叫《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他自己编,自己写序言,给每篇文章写个按语(音),改正每篇的错别字,在北戴河编,编完了以后全党发。所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百科全书。甚至在成都,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他自己还编了两本闲书,一本书叫《诗词若干首——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和词》,一本叫《诗词若干首——明朝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编了两个小册子,发给到成都开会的各省的省委书记、省长和中央委员,让他们读,这就是编书。

  第二荐书,推荐书,他往往有针对性的在一些会议上推荐某一本书,甚至向某些个人推荐某一本书,比如说他给陈伯达,给田家英推荐班固的《贾谊传》和贾谊写的《治安策》。60年代末,他给刚到中央工作的《读史方舆纪要》,是一本地理书,说你担任北京军区的司令员,你要注意华北的地理,了解华北地理的战略位置和地貌地形特征,你就要读一下一个清朝人编的《读史方舆纪要》,是本地理书。甚至到晚年,王洪文是党中央的副主席,他一看王洪文这个情况他比较失望,他就给王洪文推荐一个书让他去读,就是《后汉书》里面有一本书,有一篇传记叫做《刘盆子传》,让王洪文去读。王洪文文化水平不算太高,所以他到上海去的时候他偶然跟一个徐景贤谈到,最近毛主席让我读一个小传记,叫《后汉书》,说有个叫《刘盆子传》,你给我找来翻译成白话文,我看看是什么。徐景贤在他的回忆录里面说,当他听说毛泽东让王洪文读《刘盆子传》以后,心里凉了半截,马上觉得大事不好。为什么?因为《刘盆子传》不长,它是写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当中有一支队伍叫赤眉军,报眉毛染成红颜色的一支队伍,赤眉军为了号令天下,要在他的队伍里边树一个皇帝,选谁来当皇帝呢?就在所有刘邦的后代里边找一些人当皇帝。后来找来找去,通过抽签选中了一个人叫刘盆子,刘盆子抽签抽到了。刘盆子是干吗的?当时才14岁,是一个放牛娃,虽然是刘邦的后代,是个放牛娃,当了皇帝。当了皇帝以后,结果他不理军务,打仗的时候他也不懂,十几岁么也确实不懂,但你要好好学,也不学,成天把自己而时那些放牛娃的朋友找到一块儿做游戏,很快倒台。毛泽东在晚年让王洪文读这本书,读这个传记什么意思呢?很明显就在暗示王洪文你之所以能够到中央来工作,当上党中央的副主席,论资历你是不够的,论能力你更不够,如果你继续像刘盆子那样不思上进早晚倒台,就这个暗示。你看这个推荐书,他也是在表达一种政治态度。

  最后就是讲书,他在各种会议上经常讲书。而且每到讲一些书,比如说在纠正大跃进错误的时候,他在一些大会上反复讲《海瑞传》,讲郭嘉的传,讲《史记》,刘邦、项羽拉箭这么一些故事等等,都是为了在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上怎么去改进、完善,更好地去处理好大跃进的一些后遗症。这就是毛泽东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编书、荐书、讲书成为了一个非常高妙的和自然的、润物细无声的一种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以上就是我讲的毛泽东到底是怎样读书的一个内容,也算是汇报。

  当然了读书是为了获取未知的知识,提升思想的境界。毛泽东的阅读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在跟古今中外的人进行对话,这种对话的结果他是把他胸中日月营造得非常明亮,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他就好像有太阳也有月亮,内心世界的太阳和月亮有没有光泽取决于什么呀?取决于知识,取决于智慧,取决于对知识运用方式。所以我们多读书、善读书、善用书,就能够把我们内心世界的日月的光泽打磨得非常光亮,内心世界的日月光亮以后,在某种程度上它就能够指导一个人更好地去创造现实世界,他的实践天地就会变得更多的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和主观思想得到合理的改造。就像毛泽东说的一样,“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过程当中,阅读成为了毛泽东统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对今天来说我们的国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的提高,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阅读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和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一个途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这三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的,就是第一要多读书,第二要读好书,第三要善读书。我觉得这就是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的一个征兆。

  今天我的汇报内容就到此结束,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