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第二届(2001年)
发布日期:2009-08-05

冯牧文学奖——历届获奖名单

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获奖者

  何向阳获奖评语
  自由的文体想象力使何向阳的文学批评有时成为一种感性化的再创造过程。她视野宽阔,思路活跃,治学严谨,虽然宏观把握和理论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但她却能将细腻的艺术感受与深湛的理性思考融于一体,使其批评文本展现出丰沛的人文意蕴。她的批评实践注意广博地占有材料,爬梳辩证,沿流溯源,达到对批评对象的深入认识和丰赡繁富的表述,同时富于激情,具有诚恳、真挚的精神品格。

  闫晶明获奖评语
  闫晶明是一位热情关注当下现实、热切关注当代文学,并能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勇敢而及时地发出自己声音的青年批评家。面对复杂多变的文学潮流、令人注目的创作现象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他反应快捷,判断准确,既有批判的锋芒又坚持实事求是的说理,具有难得的持重、厚实的风格。他今后如果能不断强化评论的理性深度和更加注重研究的系统性,将会在理论批评领域取得更大的建树。

  谢有顺获奖评语
  谢有顺的朝气、锐气和才气令人欣喜。他的写作保持着文学批评的批判性品格,以鲜明的立论和泼辣的论辩介入纷繁的文学现状,表现了提出问题的眼光和勇气。他以犀利的思想评论见长,直面现代人的灵魂冲突,以批判的立场探讨当下复杂的精神现象和文化矛盾,使批评呈现为一种激越、敏捷、具有冲击力的思想交锋。但同时,他也相对忽视了深入、细致的文本感受和艺术分析。

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获奖者

  刘亮程获奖评语
  刘亮程的写作赓续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散文传统。他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来自村庄和田野,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衰荣,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在对日常岁月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纯真和瑰丽。他近年来的“村庄”系列散文,具有难以重复的特殊品质,同时也很可能达到了作者自身经验资源的极限。因此,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视野中保持和滋补敏锐的感受能力,是他所面临的考验。

  毕飞宇获奖评语
  毕飞宇的小说优雅而锐利地分析了人生满布梦想和伤痛的复杂境遇,呼应和表现着社会生活与内心生活的矛盾、焦虑,对人的激情和勇气做了富于诗性的肯定。他的文学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风格:精悍、准确、具有反讽张力的语言,丰盈的细节,生动的、具有性格魅力的人物,对生活内在戏剧性的发现和想象,他的写作由此回归到小说艺术的基本审美理想。作为一位能力均衡的青年小说家,他有可能走向宏大、浑厚的艺术境界,但这有待于他对生命和生活更广博、更奔放的感受和把握。

  祁智获奖评语
  祁智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关注现实人生,力图使存在的基本状况得到深切的表现。他的小说生动地描绘了复杂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和动机,不仅具有“风俗研究”的认识价值,也在当下的文学背景中令人注目地彰显了以具体的社会生活塑造性格的现实主义力量。他对富有意味的生活细节的运用、对各色人等微妙心理的揣摩、对遣词造句的细致推敲,表现出扎实的写实功底和平和、耐心的艺术态度。如果能够进一步拓展超出经验层面的思辨力和想象力,他对生活、人性和艺术都将达到更深刻、更丰富的理解。

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军旅文学创作奖”获奖者

  莫言获奖评语
  莫言以近20年持续不断的旺盛的文学写作,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声誉。虽然,他曾一度在创新道路上过犹不及,但他依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红高粱》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创造出了一个辉煌瑰丽的莫言小说世界。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乔良获奖评语
  乔良是军旅作家队伍中一位文体自觉的小说家。他的几部代表性作品都突现出鲜明的探索理念和形式革新精神,为军旅小说增添了新的审美因素。中篇小说《灵旗》采用了复杂的立体结构,多重时空、多重叙述,体现了形式构成的张力与功能,使作品显得意境朦胧而主旨凝重。长篇小说《末日之门》则以东方视点、寓言方式,把未来世界的种种可能,超前纳入读者的视野,表达了一个中国军人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忧患与关注。他开阔的眼界、敏锐的思维、前沿的军事理论知识系统,使其小说创作表现出一种前瞻性。如果能使形式与内容进一步水乳交融,他的小说将更臻佳境。

  朱秀海获奖评语
  以报告文学创作进入文坛的朱秀海,是军旅文学园地的一位执著坚守者。其对当代战争题材长篇小说的追求与收获,显示了在军事文学创作领域的重要性。长篇小说《穿越死亡》直逼死亡这一战争中的主要矛盾和战争文学的重大主题,以死亡为鉴来洞彻人物的灵魂、照取人性的深度,揭示出了当代中国军人从平凡走向英雄的心路历程,具有强烈的“战壕里的真实”。朱秀海像是一个重量级拳手,他的姿势也许还不够优雅和潇洒,但他超乎寻常的力量正是人们对当代军旅文学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