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2021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1-11-15

图书馆工作简讯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2021年第5期     2021.09-10

·目   录·

  ★工作通讯

  ★作家与读者见面会

  ★经典诗文诵读

  ★诵读沙龙讲座

  ★新书分享会

  ★古都历史文化系列

  ★大运河系列

  ★业务培训

  ★心阅书香

  ★含章讲谈

  ★非遗传承

  ★故宫以东

  ★东总布绘本之旅

  ★平安保险

  ★文化助残

  ★书画赏析与笔会

  ★ 工作通讯

  文化能致远 书香暖民心

  ——东城区图书馆向中交路建

  北京地铁13A-13合同段项目部赠书

  为深耕书香社会建设,营造全民阅读氛围,9月8日,东城区图书馆开展“送书进工地”活动,向中交路建北京地铁13A-13合同段项目部赠送书刊2000册、数字阅读卡1000张。肖佐刚馆长和黄子津书记分别代表双方进行了交接仪式。考虑到地铁工友的需求,本次挑选的赠书内容涵盖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生活等多个领域。希望书香可以丰富工友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感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1996年,东城区图书馆开始尝试收赠书活动。2014年,随着东城区图书馆收赠书服务中心的成立,收赠书工作正式纳入图书馆业务范畴。从最初以名人和社会团体捐赠为主,逐步向普通热心市民捐赠扩展,迄今为止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5.2万余册。这些赠书经过甄选,丰富了馆藏资源,为开展历史文化和地方文献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图书馆也在努力将爱心传递下去,考虑到社会上有很多地区因为自然灾害、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问题公益文化事业比较落后,图书资源匮乏,自1998年起,图书馆多次向四川、青海、新疆等对口支援地区赠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网站、微博、微信等多媒体上积极宣传,倡导公众将手中读过的书捐出,让闲置的书籍流动起来,利用多种模式令更多渴望阅读的人从中受益,是东城区图书馆始终不便的坚持和行动。身为图书馆人未来还将不断探索,为打造“读者满意”的高品质服务努力前进。

  东城区图书馆举行理事接待日活动

  9月25日上午,东城区图书馆举行理事接待日活动。本次负责接待读者的是图书馆理事会外部理事蒋好书。

  本次理事接待日活动接待了读者李先生。李先生称赞图书馆开展的讲座和活动内容丰富,平易近人,是退休读者的文化家园。在交流中,李先生了解了图书馆开展的书法、绘画讲座,并表示有极大的兴趣参与。同时还希望图书馆能够开设基础、系统的书画培训班,以培训的形式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

  东城区图书馆理事接待日活动旨在听取读者意见和建议,解答读者的疑问,欢迎更多的读者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为图书馆建设出谋划策。

  东城区图书馆召开改革工作推进会

  根据东城区事业单位改革规划,2021年东城区第一、第二图书馆合并为东城区图书馆,10月15日下午,东城区图书馆召开改革工作推进会,两馆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分管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党建、人事、财务、新馆筹建等相关工作改革进度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各部门主任就落实安全措施,垃圾分类,新馆布局标识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工作讨论。馆长肖佐刚进行总结发言,传达了区文旅局领导调研图书馆时的指示精神,结合《东城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出工作展望。着重提出在图书馆队伍中强化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安全意识。特别是党员与部主任更要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针对新馆提供的发展机遇,要有创新意识,面对各项工作,一要重视,二要学习,三要落实,达到标准,要有实际行动,要体现职业作为。

  “新时代、新阅读、新模式”

  ——我馆应邀参加“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工作会议

  10月20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工作会议在沧州市图书馆举行,我馆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以“新时代、新阅读、新模式”为主题,由“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主办,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旨在加强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京津冀阅读推广资源互通、活动联办的新模式,促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的良性发展。

  会议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文旅局与公共图书馆相关人员分享了创新型阅读空间打造、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策划及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东城区图书馆采编部主任王祥在会上作了“故宫以东 书香之旅”的典型案例交流,最后与会各馆就“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城市开展阅读马拉松活动进行了专题座谈交流。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于2020年9月由沧州市发起成立,包括北京市朝阳区、东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天津市河西区、津南区、北辰区、滨海新区,河北省秦皇岛市、廊坊市、沧州市、唐山市等区(市)公共图书馆,共14个成员单位。该联盟的成立为实现联盟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筑京津冀阅读推广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学改变世界 科普悦读未来

  ---2021年科普阅读推广专题研讨会(太仓)会议

  2021年10月20日至23日,科普阅读推广专题研讨会,在太仓市图书馆召开。

  会议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苏州市图书馆学会、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太仓市图书馆承办,《图书馆报》支持。

  会议由太仓市图书馆馆长周卫彬主持。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邱冠华,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严浩分别致辞。

  50余名代表,围绕“科学改变世界,科普悦读未来”的主题,交流、探讨后疫情时代科普阅读推广工作。

  邱冠华在致辞中指出,在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正处于做好疫情防控与提升阅读推广效能的两难境地,行业中业务转型呼声高涨,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在这种的形势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公共图书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平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资源,服务创新与服务理念是否存在矛盾,阅读推广从规划到具体活动策划是否具有图书馆专业水准,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效能等问题。

  会议安排了3个主题报告、8个主题交流,将科普阅读推广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徐雁教授做了《“阅读疗愈”空间建设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意出新》报告。

  他认为,在经历了从SARS到新冠病毒这样的社会挑战后,阅读治疗原本作为小微、专项的服务,现在有扩大的趋势,无论是文献资源建设,还是图书馆空间建设,图书馆人都要有所准备。

  他首先谈疗愈系图书馆的特点,是一种可疗人“心伤”的特种专题文献资源,具有“类型分散”“内容关联”“跨学界”“跨文本”及需得专业人士“解析释读”等方面的人文特性。其次,谈了疗愈系图书的作用,读书有其特定的心理按摩和精神抚慰作用,疗愈系图书尤可温补人类心神。第三,介绍了阅读疗愈领域的专家及核心文献。主要包括徐雁先生参与主编的《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和《中国阅读大辞典》涉及阅读疗愈的章节,台湾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王万清先生《读书治疗》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季秀珍博士的《儿童阅读治疗》,北京大学王波博士的《阅读疗法》,泰山医学院宫梅玲女士的《读祛心病》,以及《阅读疗法实证研究》和《阅读疗法工作通讯》,编译国外的文章,也介绍国内的实践案例。最后他认为,作为我们科普阅读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不仅仅需要做活动,而应该在活动的基础上做这类科普阅读的研究,从核心文献入手,站位要高、眼界要宽、学术意识要强。

  邱冠华先生的主旨报告题目是《后疫情时代的科普阅读推广》。

  他分析疫情之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使近图书馆20年的快速发展趋势出现波动;读者空闲时间增加;到馆读者数量减少;纸本图书需求上升;阅读推广活动陷入两难。同时也提出了后疫情时代图书馆人的应对措施:建立服务体系;搜集、收藏、整理、推送防疫抗疫的相关文献;利用文献开展防疫抗疫的阅读推广活动;加大数字阅读技能培训;深入思考公共图书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最后他提出疫情阻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高速发展的步伐。作为科普阅读推广的主力军,我们要根据后疫情时代的读者状况和需求,利用图书馆的专业,组织相应的资源,加大科普阅读推广的力度,设计出体现公共图书馆专业水准、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在提升大众防疫抗疫知识水平的同时,彰显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

  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原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颜实做了《推动科普阅读 提升科学素质》的主旨报告。

  他首先从科普的前世今生讲起,指出了科普的本质和核心。第二,提倡科普阅读是世界性潮流,重视科普是一个国家成熟的标志。国家能够塑造未来的世界顶尖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的科研团队,必须强调有深度的阅读。第三,科普读物的概念、分类和形态变迁。第四,科普创作的几点要求:科学性、思想性、通俗化,并提供了优秀科普出版物的挑选路径。第五,推荐并总结了国内外优秀科普图书的特点:专业化出版机构催生科普精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重视环保题材;科普产品的立体化开发;独特的创作风格为读者带来轻松和愉悦;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六,方兴未艾的科普事业,科普阅读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太仓市图书馆副馆长赵书苑介绍了该馆的10个阅读品牌,提出了服务转型的思路和做法。指出图书馆的生机来源于阅读推广的“活水”,将阅读推广工作归纳为“一个中心,三个举措”。

  科普阅读推广分委会副主任王海茹,从读者需求、社会导向、良好的社会反响、科学普及性四个方面给出荐读理由。并发布了2020年度30种图书科普推荐书单。

  北京中文在线教育公司总经理杜嘉,作题为《科普数字阅读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案例交流。中文在线的科普阅读智慧屏,于2021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展示,突显知识产权保护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展示公共图书馆、防疫科普平台、老年群体、高校教育、基础教育等场景的使用。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汤妙吉,作题为《基于信息生态视角的科普阅读推广服务研究》案例交流,她扎根山区十年,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将科普阅读推广与信息生态理论相融合,提升了科普阅读推广服务的效能。

  金陵图书馆的徐昊丰,作题为《从自然科学的视角阅读南京——金陵图书馆“科学的南京”系列活动》案例交流。活动以《科学的南京》为核心书目,精选7大主题,通过线下讲座、线下走访、线上讲座、主题书目推荐、数字资源(电子书、音视频)展播、线上答题等形式,带领广大读者走进《科学的南京》深度阅读。他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策划、开展、成效及未来展望。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方婵娟,作题为《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自然科普活动案例分析——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阅读推广活动》案例交流。活动以5-7岁儿童及家长(科学启蒙的最佳成长阶段)为对象,由“布和瓜的世界”创始人布瓜老师主讲,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自然知识,通过演讲、问答、户外观察、游学等形式开展。活动特色鲜明,从传统文化到自然观察(传统习俗、美食、物候等)、从“自然缺失症”到亲自然教育、从汲取知识到心灵滋养、从探索自然到科普阅读、从亲子共读到共同探索。并通过开辟种植实践区、专题书目推荐、馆外合作、线上课程等丰富的形式立体化开展。

  邯郸市图书馆的崔哲,作题为《玩转小实验 探索大科学——邯郸市图书馆科学小讲堂的创办》案例交流。“科学小讲堂”创办于2017年6月,面向的对象是6-12岁的儿童,旨在通过生活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其课程分为化学类、物理类、天文类、生活艺术类等,课堂学习方式有横排式、分组式、环绕式、直排式等,通过走进县级图书馆、举办名家讲座、实现现场同步直播、荐读科普图书和科学家电影鉴赏、建立“科学小讲堂”微信群等形式开展活动。

  最后,科普阅读专委会主任肖佐刚作了《科普阅读推广专委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 作家(学者)与读者见面会

  “个人化写作”与“个性化写作”之辩

  9月4日上午,“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如期开播,此次讲座邀请到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副主席峭岩与读者们一同探讨“个人化写作”与“个性化写作”。此次直播讲座吸引线上2282人观看直播。

  中国新诗百年所取得的成功,是大家所共识的。新诗承载了文言文“转型”的伟大使命,成为现代人思维、生活和言说的高级精神载体。讲座伊始,峭岩老师先从“个人化”和“个性化”入手,详细阐释其含义。“个人”指社会自然人,而“个性”则指作品的属性。“个性”应从“个人”中分离出来。个人化写作必须是遵循个体的美好体验而流露出的带有社会价值、导向价值、生命意义的东西。

  随后,峭岩老师从诗歌的人民性;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最前沿;有难度写作、有理想写作、为新时代写作;诗人要自律,诗人靠文本立身等方面详细解读真正的个人化写作是什么——应该是忠实自己的良心、人道主义的心灵。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知识点详细,直播间互动不断。诗承载了一段历史的奇迹、一个民族的奇迹、一个英雄的奇迹、一个诗人心路历程的奇迹,诗比任何物质都久远。体察国民心态和对生活的诉求,写出恒定久远的、放射思想光芒的作品来。这也许是诗人、诗歌对这个时代最好的馈赠。

  学党史、悟思想、品精神、学榜样

  9月5日下午,由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主办的“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红色系列”,有幸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宗丽,为读者们带来了“学党史、悟思想、品精神、学榜样”主题讲座,此次讲座是我馆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系列讲座,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组成部分,2200余名观众在线收看直播。

  讲座中,杨老师从学党史、悟思想、品精神、学榜样等方面讲述了党辉煌历史,英雄模范精神,用身边具体实例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北京城市空间与文化

  9月18日上午,由东城区图书馆举办的“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系列活动如期在三层报告厅开讲。此次活动得到北京市文艺学会的大力支持,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郑以然老师为听众讲述“北京城市空间与文化”。直播吸引2129名听众观看。

  从千城一面到千街一面,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街,人山人海,全是游客,以老街的名号,以文艺的名义,千篇一律的卖着从义乌批发来的工艺品,卖着臭豆腐、烤鱿鱼和奶茶……。城市从外貌到文化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城市是文化、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摇篮,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刻不容缓。

  讲座中,郑老师向听众介绍了2005年起北京市不同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特点,分别从博物馆、图书馆与书店、文化演艺场馆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北京不同特色空间与文化。郑老师认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文化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魂”与“根”,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最亮眼的名片。

  推广普通话 保护地方语

  为了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普通话,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18日下午,“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如期开播,此次讲座邀请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宋德全与直播间的读者们一同探讨“大力提倡推广普通话同时要积极的保护地方语言”。此次直播讲座吸引线上2072人观看直播。

  讲座中,宋老师从学好语言的重要性谈起。分别用普通话和方言现场举例对比,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阐释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方言乡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工具。讲座内容丰富,宋老师的讲解声情并茂、趣味性强,用生动的讲解深度阐释学好语言,做文明、有文化、会使用语言正确表达观点的中国人才可以凝聚中国力量。

  直播间观众频频点赞互动,此次活动正值“普通话宣传周”,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的传承并行不悖。直播讲座运用线上活动方式引导广大读者朋友学习普通话、认识普通话、有效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充分发挥推广普通话阵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地推广普通话保护方言。

  清风雅韵梦江南 匠心独运显工艺

  10月1日下午, 书海听涛直播讲座邀请到了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章宏伟为大家讲解《倦勤斋的江南趣味》。此次讲座正值国庆假期第一天,2600名读者选择在国庆假期在线观看图书馆直播讲座,欢度节日。

  讲座中,章老师用生动翔实的图片让观众们欣赏到倦勤斋内景透视、倦勤斋金丝楠木仿斑竹仙楼、倦勤斋方窗双面绣夹纱、倦勤斋竹黄雕刻与厚竹雕等精美画面,展现了倦勤斋精致优雅的江南风韵,堪称中国古代皇家装潢艺术的经典。

  通过章老师的精彩讲解和图片展示,现场和直播间的观众欣赏到倦勤斋构造玲珑,布局规划得体,“集锦式”的内装修工艺精湛,江南特色浓郁。更从章老师的精彩讲解中了解到乾隆皇帝不仅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国家版图,而且他人文素养深厚,格局恢宏,接纳多元文化,悠游于艺术天地之间,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的收藏家、鉴赏家、艺术创作主导者、园林建筑设计者,以及生活艺术的实践者。

  此次讲座使观众们感受到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线上直播讲座让读者足不出户畅享文化盛宴,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国庆节日增添喜庆祥和的气氛。

  感动的鸭绿江 解读抗美援朝

  10月3日下午,由东城区图书馆举办的“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系列讲座邀请到了曾任《日本新华侨报》副总编,《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中央电视台抗美援朝特别节目总撰稿萨苏为听众讲述“感动的鸭绿江  解读抗美援朝”,直播吸引2268名观众收看。

  讲座中,萨老师为观众讲述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其中不乏生动、鲜活、感动的事迹。萨老师以近期热映电影《长津湖》为切入点,带领大家回顾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英雄历史,还利用大量图片、珍贵空战影像资料生动再现历史场景,辅以曾经采访过志愿者老兵的真实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案例,总结了抗美援朝的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使观众深感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此次讲座,使观众接受了一次生动地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家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生动的历史事件中感悟英雄精神,汲取奋斗力量。

  中国共产党香山时期的革命实践及其精神传承

  10月4日下午,由东城区图书馆举办的“书海听涛——学者见面会”系列讲座邀请到了香山革命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徐中煜,为听众讲述“中国共产党香山时期的革命实践及其精神传承”,活动采取线上讲座形式,2000余名听众观看直播。

  香山时期的革命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只是短暂一瞬,却在党史、新中国史上留下了光辉印记。党处于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历史交汇期,处于由局部执政转为在全国执政的历史交汇期,处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该着力做好香山时期革命实践的精神传承,要深刻学习感悟红色文化,掌握思想武器;要深刻学习感悟奋斗历程,铸牢信仰之基;深入学习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要深入学习感悟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

  徐老师从香山时期革命实践的历史方位、主要内容、精神传承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的详细讲述,还为读者们推荐了“中共中央在香山丛书”和“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此次讲座是我馆庆祝“建党百年”红色系列讲座,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典雅千年——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的起源、传承和价值

  10月5日下午,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在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办,本次讲座特邀著名礼乐文化学者、文博副研究馆员贾福林,为广大读者讲述“典雅千年——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的起源、传承和价值”。此次讲座观看量达2114人次。

  讲座中,贾老师用新颖的讲法,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解读了《礼记·乐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者,源于“天地之序”,指的是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应遵循的纲维、秩序;乐者,感于“天地之和”,效法的是天地万物的和谐之道。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化的主旨,金声玉振、黄钟大吕、干戚羽旄、进退揖让,盛美的礼乐大典所展现的礼乐之美,表达了人类追求和谐的美好夙愿,蕴涵了敬天法祖、天人合一的朴素理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而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民族繁衍,文化繁荣,领先世界并且不中断的法宝,也是中华民族在当代保持文化特性,凝聚亿众,百折不挠,走向未来,千秋万代的根本保障。

  大运河与工匠文化

  10月11日上午,由东城区图书馆主办的“书海听涛——大运河系列线上直播讲座”如期举办,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京味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李璐,为广大听众带来“大运河与工匠文化”主题讲座,2000余名读者在线观看。

  讲座中,李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以及文化带上的传统民俗文化,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是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结合体,是中国运河文化带的华彩乐章,是北京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认真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继承和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对推动北京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10月16日下午,由东城区图书馆举办的“书海听涛”公益系列讲座如期在图书馆三层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市东城区文联主席,东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张志勇为听众讲述“茶文化”,吸引60余位听众到场聆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茶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更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几千年来,茶一直享有“国饮”之誉,滋润着中国人。讲座中,张主席分别从茶的起源、传承、技艺、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介绍,重点对茶叶分类做了详细讲解,听众对清汤绿叶的绿茶、绿叶红筋的白茶、黄汤黄叶的黄茶、绿叶红边的乌龙茶、黄褐色的黑茶、100%发酵的红茶以及气味浓郁的花茶的加工工艺及其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此次活动,听众深刻地感受到茶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不仅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承非遗讲曲艺 京腔京韵话琴书

  10月23日上午,东城区图书馆举办的“书海听涛——线上直播”系列讲座邀请到了国家二级演员、北京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树才为听众讲述“北京琴书的来由和演出方法”。此次活动直播间吸引2100名观众线上观看。

  “北京琴书”是北京地区鼓曲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它是“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土言土语,深受大家的喜爱。  

  讲座中,王树才老师以边讲解北京琴书唱法和现场为大家演唱的形式相结合。为大家讲解北京琴书的板式有快、慢、架、散等,极大丰富表演和演唱效果等知识点。随后现场演绎了北京琴书《长寿村》,《有话好好说》等经典唱段。在王老师的曲调唱词里,直播间充满浓郁的京腔京韵。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有趣,直播间反响热烈。王树才老师通过曲艺展示、知识讲解、互动赠书等多种形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北京琴书的魅力。最后,王老师呼吁大家:关注民族曲艺,学好北京琴书,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道德情操,弘扬传统美德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月24日下午,由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主办的“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红色系列”,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宗丽,为读者们带来了“培养道德情操,弘扬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讲座,此次讲座是我馆推出的建党百年红色系列讲座,2100余名观众在线收看直播。

  讲座中,杨老师围绕“培养道德情操,弘扬传统美德”用实例讲述了英雄模范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同根同脉——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10月30日上午,“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2020年)、北京市文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论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常务理事安静,为大家带来讲座“同根同脉——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文艺学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承办,2088人在网络平台在线收看直播。

  2020年7月,北京发布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未来15年规划,正式出台了《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为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必将对京津冀未来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安静老师从国家与京津冀区域两个层面为大家解读了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依据与展望。

  安静老师结合实例为大家详细解读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相关的情况,并为大家展示了多段珍贵视频,受到直播间读者热烈反响。

  ★ 经典诗文朗诵会

  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

  ——东城区图书馆举办“千江有水千江月”经典诗文诵读会

  9月21日上午,正值中秋佳节,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推广经典诵读,东城区图书馆举办“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千江有水千江月”经典诗文诵读会,朗诵艺术家张松松、郑健康携手朗诵爱好者们同台演绎,诵读会通过网络平台直播,2107人在线收看了本次活动。

  朗诵会由10个节目组成,朗诵艺术家与朗诵爱好者们为大家倾情演绎了借月抒情的《中秋月圆思念长》、《皓月中秋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感人至深的《等待》、《轻轻地抱着母亲》,振奋人心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血脉里的诗行》等经典诗文,为喜爱诵读的读者们献上一场视听盛宴。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举樽对月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伴随着缕缕书香,我们走过骄阳似火的盛夏,迎来了又一度阖家团圆的中秋佳节。大家以诗会友,让广大诵读爱好者亲近传统,热爱经典,借诗抒情,在朗朗诵读声中喜迎中秋!

  把酒临风邀明月 诗词风雅话中秋

  9月20日下午,书海听涛——线上直播讲座通过中文在线平台与广大读者见面,活动由北京市东城区阅读推广联盟主办,东城区图书馆协办。活动邀请到职业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阅读推广人周舒,为大家带来讲座“把酒临风邀明月,诗词风雅话中秋”,4986人次在线上收看本次直播。

  自古以来,天上的明月就是一个谜团,让人们发挥出无尽的想象。对于中国人而言,中秋节不仅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也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诗篇。它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而历朝历代的文人都在以诗词讲述中秋的故事。

  周舒老师从诗词切入,探寻中秋节的发展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其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关于中秋节的诗词表达了中国人渴望团圆的美好心愿,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讲座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同台共诵中国梦 万家欢庆九州同

  10月2日下午,为喜迎伟大祖国72华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广经典诵读,东城区图书馆举办“万家欢庆九州同” 经典诗文诵读会,来自京城各地的诵读爱好者齐聚东图同台献艺。活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直播,2197人在线收看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12个节目组成,诗友们精心挑选朗诵篇目,为大家倾情演绎了《中华颂》、《人民至上》、《为中国喝彩》、《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等歌颂伟大祖国的经典诗篇。

  大家以朗朗诵读声迎接祖国的生日,一首首歌颂祖国的诗篇,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让我们一起吟诵经典,沐浴书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欢度国庆长假,共享文化盛宴!

  登高赏菊品诗情 孝满京城润人心

  10月14日上午,重阳节当天,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重阳孝道文化,东城区图书馆举办了“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登高赏菊品诗情”重阳经典诗文诵读会。京城各朗诵团体及朗诵爱好者们齐聚东图,为线上的诗友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活动通过网络平台直播,2066人次在线观看。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茱萸的清香弥漫着思念,登高的脚步诉说着亲情,诗友们将这深切的情感寄于诗中,为大家带来了《老年是一首秋天的歌》、《情景诵读:重阳节》、《对衰老的回答》、《如果老了》、《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等十余篇经典诗文朗诵。

  在这秋高气爽、暗香浮动的光景中,我们相聚在这书香殿堂,以诗会友,共度了一个难忘的重阳佳节,衷心祝愿所有的老年朋友们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 诵读沙龙讲座

  如何朗诵好毛泽东诗词

  10月27日下午,东城区图书馆举办“书海听涛——经典诵读讲座”,邀请到朗诵表演艺术家、语言艺术教育家、汉语言文学教授米鸥,为大家讲解“如何朗诵好毛泽东诗词——《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雪》”,讲座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直播,2379人次在线聆听。

  米鸥老师研究了数年诗词朗诵技巧,本次讲座结合《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雪》,带领大家逐字逐句的详解了文章的含义以及中心思想,为大家讲述了《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雪》的断句、情感表达等朗诵时应注意的技巧。

  讲座最后,米鸥老师为大家朗诵了《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雪》全文,虽然是线上讲座,仍然隔着屏幕打动了众多诗友。今后东城区图书馆还将为大家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带领大家聆听经典,品味书香。

  ★ 新书分享会

  《胡同故事》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9月27日上午,由东城区政协文史委和东城文联共同组织编写的《胡同故事》在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举办新书发布会。东城区政协副主席杜娟出席活动。参与图书编纂和出版的东城区政协委员、文联协会会员、专家学者、教师学生、文化志愿者、报刊编辑,以及参与老城保护与复兴的责任规划师、设计师、普通居民代表和特邀供稿人参加活动。

  发布会上,东城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志勇介绍了《胡同故事》基本情况,作者代表朗诵了自己的作品,部分嘉宾交流畅谈感受。现场还举办了赠书仪式,向图书馆、博物馆、社区文创社、文化活动中心、知名书店等11家文化机构捐赠了《胡同故事》。

  东城区政协副主席杜娟表示,此书是落实“崇文争先”理念,深入挖掘东城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为建党10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希望此书成为传播“东城文化”的一粒星火,飞进东城的大街小巷、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让东城百姓在书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听到自己的心声、想起儿时的回忆、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据悉,本书由王蒙题记,单霁翔作序,作者涵盖了政协委员、文联协会会员、文化学者、社区工作者、责任规划师等诸多领域的代表人物,主要从文物古迹、非遗传承、胡同风情、街巷复兴四个部分讲述了老北京地区,尤其是东城区的胡同风情。让读者在了解到胡同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日、老北京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匠心精神的同时,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古都历史文化系列

  “北京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之追赋前朝事 题碑字未残

  ——三山五园石刻文化研究

  9月1日上午,东城区图书馆北京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本年度第九场如期举行。讲座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在闻花学苑平台播放。本期邀请的嘉宾是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陈辉科长,为大家讲述三山五园的石刻文化。约2315人在线观看。

  “三山五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是清廷利用西郊优美的自然环境,倾全国之力建成的皇家园囿。康熙至光绪清历代统治者在这里理政和生活,使其与紫禁城共同构成了王朝的统治中心。园中保存的大量石刻文物,囊括了我国古代石刻丰富的类别和镌刻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价值,是深入研究“三山五园”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陈老师从事“三山五园”石刻文物整理、研究多年,对石刻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今天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三山五园”的石刻概况,静明园、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和颐和园“五园”的石刻历史与现状,以及石刻文化在文物艺术、史料考证、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讲座尾声,陈老师表示“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希望通过历代文博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可以将石刻文化永久地保存、传承下去,共同见证历史的发展变迁。

  “北京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之北海公园

  ——古典园林传承与保护

  10月13日上午,东城区图书馆“北京古都历史文化系列讲座”本年度第十场在三层报告厅如期开讲。讲座采用线上直播形式,通过闻花学苑公众平台播放。本期邀请了北海公园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张冕为大家讲述北海公园的传承和保护。共计2226人在线观看。

  提起北海公园,年龄稍大的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部老电影:《祖国的花朵》,影片中北海湖面划船的经典场景以及《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脍炙人口的插曲成为了一代人永久的记忆。北海园林源溯辽金,距今已有850余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国现存建园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皇家园林,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园林价值、文物价值、科学价值,赋予这座古老皇家园林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张主任分别从北海公园的构成、不同时期的发展与传承、园内重要文物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沿着辽金时期园林的初创、元朝成为宫苑的中心、明清受到帝王青睐与精心的营建,最终以清乾隆年间鼎盛时期的面貌保存至今的脉络让听者进一步了解了北海园林的独特之美。

  如今的北海仿佛镶嵌在首都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喧嚣的现代都市中显出一份难得的从容和美丽!当代的我们,在享受这份馈赠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如何守护住这份宝藏,让它在未来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大运河

  大运河与东城区

  9月11日下午,东城区图书馆“大运河系列”讲座通过网络平台,以直播的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邀请到北京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委员会主任、北京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原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政策研究员王越,为广大读者讲述“大运河与东城区——东四、前门、鼓楼前”,2135名读者在线上收看本次直播。

  东城区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东部,面积41.84平方千米。东部、北部与朝阳区相连,南部同丰台区接壤,西部与西城区相接。王越老师从元大都的中心商业区——钟鼓楼地区,富甲天下的商业街——棋盘街和前门大街,东四、王府井大街三个角度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的京杭大运河与北京市东城区的渊源与联系。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之母,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北京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为北京地区在唐宋以后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奠定了基础。

  王越老师多年来致力于人文地理和北京文化研究,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奖、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奖。著有《奥运北京丛书•人文北京》、《胡同与北京城》、《走读大运河》,主编《中国地理》,中央电视台·文明之旅《跟着地名游北京》、《胡同里的北京》等。王越老师的讲座深受线上读者的喜爱,受到了一致好评。

  ★业务培训

  第十一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读者”培训在我馆举办

  9月22日至23日,第十一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读者”培训在我馆成功举办。此次培训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指导,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京版北教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承办,东城区委宣传部张志刚出席活动并发言,东城区图书馆副馆长高磊主持培训,各街道文化工作者、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百余位领读者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到北京月讯杂志社执行副主编安顿,著名作家肖复兴,分别带来主题为“书的朋友圈”交流会、“阅读的意义和方法”的主旨演讲。交流分享环节,东城区图书馆分享了数字资源阅读推广、“故宫以东——书香之旅”、角楼阅读活动等阅读推广案例。北新桥街道和永外街道代表分享了各自在阅读推广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

  “领读者”培训对贯彻“崇文争先”理念,筑牢“书香之城”品牌,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提高基层阅读推广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效发挥工作人员在全民阅读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阅书香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021年,东城区图书馆与区残联文体中心继续合作开展“共享阳光,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视障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方式开展,借助微信群搭建视障残疾人阅读及朗诵线上交流空间,以丰富视障等残疾人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第22期,于9月1日(周三)下午2:00-4:00,在“视障阅读交流群”内开展。目前群成员42人,包括视力残疾人、区盲协、读书会、诗歌朗诵残疾人爱好者等。活动围绕“心阅书香”这一主题,精选生活美学、历史文化等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文学作品,邀请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一同参与文本朗读,在群内推送朗读音频文件和数字资源链接,本期欣赏大众心理学图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通过蛤蟆先生接受心理咨询的经历探讨心理健康的意义,分析自我心理状态,定位人生坐标。

  群内读者通过欣赏文章朗读,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和感悟,交流氛围活跃。借助线上平台和微信群组织活动,减少了视障等残疾人读者交通出行的不便,可随时随地在群内反复收听和分享,帮助读者解放双眼,足不出户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稀缺》

  2021年,东城区图书馆与区残联文体中心继续合作开展“共享阳光,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视障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方式开展,借助微信群搭建视障残疾人阅读及朗诵线上交流空间,以丰富视障等残疾人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第23期,于9月8日(周三)下午2:00-4:00,在“视障阅读交流群”内开展。目前群成员42人,包括视力残疾人、区盲协、读书会、诗歌朗诵残疾人爱好者等。活动围绕“心阅书香”这一主题,精选生活美学、历史文化等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文学作品,邀请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一同参与文本朗读,在群内推送朗读音频文件和数字资源链接,本期欣赏行为经济学图书《稀缺》,通过分析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提出应对稀缺、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心智带宽的方法。

  群内读者通过欣赏文章朗读,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和感悟,交流氛围活跃。借助线上平台和微信群组织活动,减少了视障等残疾人读者交通出行的不便,可随时随地在群内反复收听和分享,帮助读者解放双眼,足不出户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 :

  聆听“十大读书人物”的故事

  2021年,东城区图书馆与区残联文体中心继续合作开展“共享阳光,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视障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方式开展,借助微信群搭建视障残疾人阅读及朗诵线上交流空间,以丰富视障等残疾人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第25期,于10月13日(周三)下午2:00-4:00,在“视障阅读交流群”内开展。目前群成员41人,包括视力残疾人、区盲协、读书会、诗歌朗诵残疾人爱好者等。活动围绕“心阅书香”这一主题,精选生活美学、历史文化等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文学作品,邀请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一同参与文本朗读,在群内推送朗读音频文件和数字资源链接,本期聆听“十大读书人物”蔡伟、刘晓娜和李济远等人的阅读推广故事,十位获奖人物不但自身热爱阅读,并且带动他人,在全民阅读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群内读者通过欣赏文章朗读,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和感悟,交流氛围活跃。借助线上平台和微信群组织活动,减少了视障等残疾人读者交通出行的不便,可随时随地在群内反复收听和分享,帮助读者解放双眼,足不出户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为何家会伤人》

  2021年,东城区图书馆与区残联文体中心继续合作开展“共享阳光,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视障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方式开展,借助微信群搭建视障残疾人阅读及朗诵线上交流空间,以丰富视障等残疾人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第26期,于10月20日(周三)下午2:00-4:00,在“视障阅读交流群”内开展。目前群成员41人,包括视力残疾人、区盲协、读书会、诗歌朗诵残疾人爱好者等。活动围绕“心阅书香”这一主题,精选生活美学、历史文化等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文学作品,邀请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一同参与文本朗读,在群内推送朗读音频文件和数字资源链接,本期聆听作家武志红的心理学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本书出版十余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深深触动和改变了千万人,堪称中国家庭问题第1书。中国家庭的一些关键一端连接的是注定会成长于某个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人格发展、莫名又持久的情结、难以大声说出但深深受伤的心灵;另一端连接着的是中国社会乃至中国历史文化。

  群内读者通过欣赏文章朗读,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和感悟,交流氛围活跃。借助线上平台和微信群组织活动,减少了视障等残疾人读者交通出行的不便,可随时随地在群内反复收听和分享,帮助读者解放双眼,足不出户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为何家会伤人》节选

  2021年,东城区图书馆与区残联文体中心继续合作开展“共享阳光,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视障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方式开展,借助微信群搭建视障残疾人阅读及朗诵线上交流空间,以丰富视障等残疾人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第27期,于10月27日(周三)下午2:00-4:00,在“视障阅读交流群”内开展。目前群成员41人,包括视力残疾人、区盲协、读书会、诗歌朗诵残疾人爱好者等。活动围绕“心阅书香”这一主题,精选生活美学、历史文化等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文学作品,邀请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一同参与文本朗读,在群内推送朗读音频文件和数字资源链接,本期继续聆听作家武志红的心理学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本书出版十余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深深触动和改变了千万人,堪称中国家庭问题第1书,作者通过运用心理学分析家庭成员相处的情感模式,从而帮助每个家庭解决问题寻求幸福。

  群内读者通过欣赏文章朗读,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和感悟,交流氛围活跃。借助线上平台和微信群组织活动,减少了视障等残疾人读者交通出行的不便,可随时随地在群内反复收听和分享,帮助读者解放双眼,足不出户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含章讲谈

  含章讲谈第二十三期——明鉴:明代服装形制研究

  2021年9月25日,东城区图书馆“含章讲谈”活动第二十三期如约而至。本讲我们请来了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蒋玉秋女士,她多年来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染织服饰史,提倡“道器并重”的传统服装研究方法,以及基于传统织绣染技术的创新设计应用。曾完成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服饰及刺绣复原、敦煌壁画中人物服饰形象复原、明代典型丝绸服装形制复原等专题研究。今日蒋教授还带来了她的新著《明鉴:明代服装形制研究》与大家分享。两大直播平台共计3000人参与本次直播活动。

  讲座基于蒋老师的新书《明鉴:明代服装形制研究》为蓝图,以明代服装实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三百余件传世及出土服装作为研究样本,应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将服装实物的形制进行分类比对研究,最终以“类→型→式”的分类方式呈现对不同类别明代服装形制的层层解读。同时,应用“从物论史”“多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将实物与文献、图像进行互证,探讨了明代服装的形制规律与互动关系。

  蒋老师将“形而下的技术”称为服饰研究中的“道”,而将“形而上的思想”称为“器”,我们面对服饰文化时,传道重器,道器并重。而“传道重器,明形鉴制”,更希望以道器为出发,将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弘扬。让我们通过实物研究法等方式,用我们的努力,让曾经先人所创建的精巧技术成为我们时代的宝藏,焕发新的光芒。

  本期主讲人蒋玉秋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以下与本次讲座内容相关的书目,均可在东城区第一图书馆进行借阅。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

  索书号:TS941.742 /1026

  《中国古舆服论丛》孙机 上海古籍出版社

  索书号:K87 /1830

  《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李之檀 中国纺织出版社

  索书号:Z88:TS941 /1001

  《明代服饰研究》王熹 中国书店

  索书号:TS941.12 /1066

  《大明衣冠图志》董进 北京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TS941.742.48 /1002

  《明代宫廷典制史》赵中男 紫禁城出版社

  索书号:D691 /1441/1

  ★非遗传承

  “何以致叩叩 香囊系肘后”——解码香囊密语

  9月5日上午,书海听涛——非遗系列讲座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与读者见面。本次讲座邀请到认证非遗文化讲师、民间文艺家协会手工艺术委员会会员、国博文化遗产研究院会员、合香文化践行者杨华,为读者们带来了“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解码香囊密语的主题讲座,2000余名读者观看直播。

  香囊,亦称香包、佩帏、容臭,自带诗情画意、内含馥郁芬芳,自古便是人们爱不释手的伴身小品,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小小的一枚香囊,集结了桑蚕丝织、编织刺绣、中医理疗等多项传统手工艺,它造型多样、寓意丰富,使用方法及用途也是多种多样!浅秋如画,山海烂漫,择取花材一二,加些许香药入袋,随身而行,怎一个惬意了得!让我们打开这枚精巧的香囊,依香而循,领略它在历史长河中每一次转身的风采,感受它独有的非遗文化艺术魅力。

  讲座中,杨老师从“始话香囊”、“方寸之间”、“是以非遗”、“缱绻隽永”四各方面介绍了香囊历史、种类、样式、民俗文化和文学作品等,为读者们分享了香囊的非遗文化魅力。

  非遗系列讲座----小雨霏微日,面塑潜心捏

  2021年10月6日,小雨霏霏,东城区图书馆非遗系列讲座开讲了。今日我们请来了曹氏面塑第三代传承人杨宇辰老师,杨老师特意设计了一场十一国庆为主题的面塑制作讲座,本次线上直播活动共吸引了2132人次参与。

  《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的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杨老师在讲座中介绍,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造型完整饱满,造型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色彩艳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杨老师今日亲自操刀,为观众朋友们现场展示了面塑工艺的制作过程,短短一小时时间里一幅栩栩如生的国庆主题面塑呈现在人们眼前。面塑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它塑造的形象是符合民俗文化心理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故宫以东 书香之旅

  白露为霜秋气爽 云端选书线下忙

  ---2021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5站

  时维九月,序属白露,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11日周六,“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5站,在云端与读者如约会面。因疫情防控需要,这已是东城区图书馆“书香之旅”的第三次线上活动了。

  一月以来,秋雨几至,凉意渐浓。图书馆员与读者虽未谋面,但微信联络不断,热度不减反增。顾老师、王老师、黎老师等七、八位读者,于群内出谋划策,推荐好书、介绍特色书店与作家。

  本次的云端选书,几乎是报名与选书同步进行。

  9月6日下午四点至深夜,就有10余位读者扫码入群,发来所选之书。因读者手机制式不同,有些图书无法显示。对此,图书馆员请读者将链接直发微信群,由馆员摘录有用信息。

  “这本书我也钟意,那册书我也想读。”

  群内多位有此想法的读者,发来多种图书,请图书馆定夺。馆员不负所托,在馆藏目录中认真查重、比对,并与读者沟通后,再购入、分编、加工、入藏。

  参与本次活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坐落在朝阳门内大街,七十年来出版了万余种优秀文学作品,读者口碑极佳,是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书店提示读者,可在京东、当当、淘宝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旗舰店选书后,微信给图书馆。

  万余种图书,足以使读者重温经典,畅读名著,细品获奖书系的精妙。因较少受实体书店时空限制,不少读者说自己“是在书海中潇洒走一回”。

  选书忙,故事多,周六上午的线上直播更受读者欢迎。

  10点正,“《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与当代价值”讲座开始,主讲者是该书责任编辑王蔚。

  这是一部举世闻名的红色经典。作者斯诺用客观与激情的语言,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奇迹,第一次向世界解读了中国红色革命,让世界了解了红军的精神与力量。

  在线上直播中,王老师从出版角度,回顾了该书的传奇历程,解析了红色经典诞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震撼世界的影响力。精彩的故事,珍贵的图片,让2000余位线上观者在惊叹之余,纷纷点赞。直播结束,互动未完,有意犹未尽的读者,又通过图书馆,与老师继续交流。

  此次读者网上选书100余种,图书馆入藏60余种。9月16日起,读者可凭借书卡,到馆内借阅。

  本场活动纪念票正面图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四大名著。另一面为桂花图,并配有宋代诗人李清照《鹧鸪天·桂花》词: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在30张活动纪念票上,落有著名作家柳建伟、李洱的亲笔签名,两人分别是第六届、第十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

  两位作家工作繁忙,特意在开会的间隙时间,接待了图书馆员。为表达对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支持,柳建伟和李洱两位作家除签名外,还亲手在票面上钤上了自己的名章。

  9月25日周六下午,“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6站将恢复为线下形式,地点是中信书店,读者现场选书,名额仍为30个。拟参加活动读者,可通过图书馆微信报名。报名成功并到店选书读者,将得到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签名的纪念票。

  王府井书香之旅 教师节情真意浓

  ——2021故宫以东·书香之旅---教师节专场

  2021年9月10日,是第37个教师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为教师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王府井书店联合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举办了“故宫以东·书香之旅--教师节专场”活动。

  此次活动,自2021年9月10日至12日,为期三天,活动期间,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可持教师证到王府井书店图书馆参加现场选书、分编加工、办理借阅等活动。

  其中包括:购买全场图书享受8折优惠(特殊商品除外);免费获得一张“书香东城全民阅读卡”,凭卡进入“书香东城”网站(http://sxdc.chineseall.cn),输入卡号及密码,登陆后,即可通过互联网在线使用网站全部资源。

  同时,参与“故宫以东·书香之旅--读者选书活动”的老师,可凭教师证和王府井书店图书馆借阅卡,到王府井书店图书馆,领取单霁翔签名的活动纪念票一张。

  教师节专场活动,是“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系列活动之一,纪念票除了有单霁翔老师的亲笔签名外,还有专门为老师奉上的《辛勤的园丁》: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活动现场,一位老师挑选了《我是故宫看门人》、《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两本图书,她对工作人员表示“每年的教师节,对于老师来说,是个特殊的节日,让我能够感受到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我是通过书店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我今天挑选的这两本书,也是对我以后的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帮助。我自己也非常喜欢阅读单霁翔老师的图书,能够获得单老师的签名纪念票,我觉得这是我在教师节收到的非常有意义的一份‘礼物’。‘您读书我买单’的活动,也非常方便,书店的图书品种很多,我下次还准备挑选一些传统文化类的图书。”

  参与活动的老师表示,“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是这次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阅读和文化是教师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走进书店、走进图书馆,让教师再次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天的时间,参加活动的教师已达到200余人,王府井书店和东城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起为参与活动的教师,解答咨询、分编加工图书、办理外借图书等服务。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王府井书店与东城区图书馆落实《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和北京东城“一轴、两区、五带、五城”文化发展总体战略的又一次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

  未来,王府井书店将和东城区图书馆继续加大合作力度,开展“您读书我买单”、“东城书店之旅”等特色活动,组织读者走进王府井书店、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三里屯)、南锣书店、故宫书店(箭亭)、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书店、中国书店(灯市口)等特色书店,不断延伸服务内涵,创新服务形式,着力打造满足读者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秋分菊黄到中信 书友品读最陶然

  ---2021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6站

  今年的北京,雨水之勤,胜过往年甚多。

  9月25日的周六,节令已到了秋分。断断续续、连绵而至的场场秋雨,更印证了“一场秋雨一场寒”谚语的真实准确。

  伴随着绵绵丝雨,“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6站,走进了京城大厦内的中信书店。

  书店隶属于中信出版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有百家连锁店,服务受众超过4亿,虽然仅有10余年的发展史,但在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

  选书活动本是下午2点开始,但勤快的三位图书馆员,中午12点就已自驾在去书店的路上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车子刚过东直门桥,周老师就接到了读者到店进不去的电话:

  “我11点多就到书店了,京城大厦的师傅说书店今天休息啊,我是不是走错店了。”

  “您没走错!”

  周老师解释说:

  “中信书店原本今天休息,但为咱们的活动,特意安排了专人值守。只是您,来得太早了。活动2点开始,书店一会儿就开门,您再等几分钟,我们马上就到。”

  接了早到的读者,大家谈笑着,在门口依次测温、扫码后,走进了知识的圣殿。

  周老师担心书店不临街,“养在深闺不易识”的弱点,会导致读者找不到、进不来,特意录制了小视频,发到读者交流群,并加了几条语音提示。

  书店为图书馆提供的工作台,是由四个漂亮的高脚咖啡桌拼接而成的,让读者和馆员都有了种新鲜感。

  书店200余平米,面积不大,但层高却在5米以上,空中的艺术装饰,耳畔的轻柔音乐,精美的图书、精致的文创产品,引来读者的交口称赞。签到后,接过店员手中热茶的瞬间,更使雨中而来的读者,有了几许回到家中的温馨。

  “这里好书、新书太多了,我和老公的借书证满了,还有一本借不了,能不能用我朋友的证借?我实在太想看了。”

  图书馆员在核对了相关信息后,满足了读者请求,并叮嘱读者一定要记好书名和还书日期,避免给朋友添麻烦。

  本次读者所选之书,有一半是9月上市的新书。

  新书数据录入质量要求高,现场工作量更大。图书馆王主任半小时分编新书10余种,令在场读者感叹:

  “你们太不容易了,办证、借书、咨询、分编加工,这涉及好几个部门的工作量吧!”

  想不到书店的小药箱帮了忙。

  图书馆员加工图书时,手被划伤,药箱中的酒精、棉片、创可贴发挥了作用,书店店员处理伤口的专业操作,更让在场的读者与馆员惊叹!

  热心的读者也把随身携带的创可贴,从包中拿出说:

  “你们这工作,难免划伤手,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吧!”

  此次活动共有26名读者到店选书38册,价值近2000元。图书馆现场为读者办理读者证1个。

  第16站书香之旅的讲座,仍然是以网上直播进行。主讲是冰心儿童奖获得者常怡老师,《故宫里的大怪兽》的作者,深受少儿读者喜爱。

  常老师这次是解读自己的新作《敦煌奇幻旅行记》,线上聆听的2500名读者中,多半为儿童读者。讲座结束,常老师为小读者签名了提前预约的10几套新书。

  第16站书香之旅活动纪念票的一面,是中信书店图案,静谧优雅;另一面是蓼花图案,配有宋代诗人宋祁《咏水红》诗句:

  “夏砌绿茎秀,秋檐红穗繁。”

  票面上还有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老师的亲笔签名。王跃文是湖南省作协主席,不在北京,纪念票的签名,是经过来回两次快递,才与读者见面的。

  “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7站,选定在10月9日周六下午,地点是文沁阁书店,位于东城区北小街。读者可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报名,名额30名。

  小小朗读者 朗诵迎国庆

  首家社、馆、店于一体的阅读体验店---东城区图书馆分馆阅想书店,9月25日周六下午上午10点迎来了十几位小读者,他们是来参加这里举办的“小小朗诵者”课文朗读活动的,本活动是“小荷之声”小学语文朗读大会支持的一项公益活动,本活动汇聚了曹文轩老师等6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及李瑞英老师等众多语文朗读导师,自举办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推动朗读教育的发展和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大声读,朗读有利于孩子培养语感,感知语言音韵的美妙,洞察语言的精髓,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从而促进孩子理解课文内容表达的意思和感受作者传递的情感,增强孩子口语表达和写作运用的能力。朗读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声朗读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正值国庆之际,阅想书店再次与“小荷之声”合作,特别举办以“童言话祖国”为主题的朗读活动。本次邀请到的是小荷之声朗读导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纪录片解说员赵励斐老师,别看赵老师是个九零后,在校期间就获得了第六届全国校园金话筒大赛总决赛新闻组银奖及首届全国“艺术新星”大赛全国总决赛U20朗诵组金奖。

  课堂上,赵老师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讲解《教跳舞》这个故事,当给孩子们示范朗诵到“青蛙先生在教蛤蟆大婶跳舞的时候,蛤蟆大婶跳着跳着,就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交谊舞,而又觉得是在进行摔跤比赛。把青蛙先生拎起来,一下子扔到老远去。。。。。。”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到了练习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朗诵。

  参加完活动的小读者们,还借阅了自己喜爱的图书,阅想书店负责人王向民老师表示,随时欢迎喜爱阅读和朗诵的小朋友们加入“阅想书店读书会”的微信群,定期参加群内发布的读书活动。

  本次活动之所以吸引了这么多的小读者,鉴于这里丰富的馆藏和完备的设施:阅想书店馆藏图书3000余册,外借现刊30种、阅览报纸10种,阅览席位20个,其中涵盖社科、历史、文学、生活、少儿等多个门类。这里还配有读者自助图书借还机、文献检索用机,通过借、购、听等多种方式满足了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在这里随处可见,妈妈或者爸爸带着孩子阅读的场景,除了助推亲子阅读和全民阅读。也源源不断的为0-12岁少年儿童家庭推荐优秀出版物,定期开展指导阅读方法的公益讲座,举办各种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帮助家长解读图书,引导阅读。

  走读岂惧寒露雨 研学当选文沁阁

  ---2021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7站

  10月9日周六,时逢寒露。伴随着绵绵秋雨,“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7站走进文沁阁书店。

  书店位于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藏书3万余册,面积1000余平米,图书区、茶歇区、咖啡区、活动区、文创区装饰雅致,书香氛围浓郁,因为读书活动丰富,获得过“北京特色书店”的殊荣。

  考虑到国庆节后的首个周六是工作日,图书馆将活动时间定在了晚上五点至八点。

  与每次活动一样,总有几位热情的读者早到。

  四点刚过,冯老师、王老师两位读者,紧随图书馆员脚步走进书店,并在微信群发照片、点评。

  “这儿的环境真好,宽敞、明亮。书架有特点,您看,是不是有点像陶瓷拼片的感觉。”

  “瞧,那边还有个面积不小的茶室,绿植的摆放和优雅的设计,清新自然。二环以里,寸土寸金,能开这么大个书店,是真情怀!”

  “书架不高不矮,阅览座位不少。椅子上软垫的设计,老年人坐着不累。一会儿听讲座时,您就坐这儿。”

  读者王老师与读者冯老师边对话边将照片发到群里,引来群内读者的纷纷点赞。

  此次活动纪念票的一面,是古朴典雅的文沁阁书店,另一面是夹竹桃花,配有北宋诗人曹组《夹竹桃花》诗句:

  “晓栏红翠净交阴,风触芳葩笑不任。”

  票面上还有老舍散文奖获得者肖复兴的亲笔签名。

  书店印章采用的是寿山石料,正正方方五十毫米,篆刻“文沁阁”三字,气魄雄健。

  在纪念票面上钤盖印章,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更离不开多才多艺的热心读者---王苏华老师。只见她站在签到桌旁,以左手固定印泥盒,用右手拿起石印,轻轻快快地藮取印泥,略带擦势,边蘸边转,反复多次,使印面受泥均匀后,将印盖在纪念票上,印一移开,引来众人惊叹。

  “行文不惧秋风紧,沁墨仍需有雅阁。”

  这也是王老师的即兴之作,她解读道:馆员与读者不怕秋雨风寒,相聚文沁阁品读名篇佳作。

  六点整,选书的读者纷纷就座,开始聆听高申老师的《老北京胡同与名人》讲座。年长的老读者,看到珍贵的老照片呈现出的旧场景,颇有感慨,不少人或用手机拍摄记录,或奋笔疾书,留言纸上。

  一小时后,讲座进入交流环节,图书馆员分编、加工的图书也已完成。一些读者移步签到桌前,办理图书借阅手续;一些读者则在微信群分享选书、听课的感受。

  “寒露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周六日,但有书香便不同。”

  一位在茶歇区选书的读者,将宋代诗人杜耒的名句,即兴改为上面的文字,却也把相邻几位读者的兴致提了起来。

  杜耒原诗: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但有梅花便不同。”

  这位读者将“寒夜”改为“寒露”、“窗前月”变成“周六日”、“梅花”改成“书香”,虽然消弭了原诗的意境,但却直白地切合了大家今天选书、听课、交流的雅趣。

  五个小时的时间,三十位读者选书二十四册,总价值千余元。

  “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十八站,选定在十月二十三日周六下午,地点是西西弗书店(国瑞购物中心店),位于崇文门外大街十八号国瑞购物中心二层。

  读者可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报名,名额三十个。

  前六名报名并到书店者,可得到邓友梅亲笔签名的纪念票。

  霜降时节枫叶红 手不释卷秋月明

  ---2021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8站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周娜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虽然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已经来临,但北京的“秋日蓝”仍在持续之中。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十一”长假刚过,又是一次猝不及防的疫情反复。

  10月22日下午5点,图书馆严格执行防控要求,暂停一切线下读者活动。

  原定于10月23日周六在西西弗书店(国瑞城店)举办的书香之旅,被迫改为网上选书。

  图书馆员迅速以电话联系的方式,一一通知报名参加活动的30名读者。

  有的读者,因为上班时间,不方便接听电话,图书馆员就等到下班时段,再打电话确认,以保证每一位读者都能及时收到活动变更信息。

  图书馆员还将参加网上选书的读者,请进读者交流群。第一时间在群内发布选书规则,及选书网址。

  由于是陆续进群,一直到22日晚10点多,仍有读者咨询,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做到有问必答,及时解除读者困惑。

  虽然2020年第17站的书香之旅,是选在了西西弗书店的东直门店,但报名本次活动的大部分读者,多是第一次参与。为此,图书馆员特意把活动前探店的照片发到群里,让不能亲临现场的读者一饱眼福。

  书店内除了分类专业的精美畅销书外,还有分隔非常明确的成人阅读区和儿童阅读区,天花板的设计也很特别,抬头可见带有诗意和哲理的名言警句。

  “读懂生命之重,才能看淡时光之轻。”

  “地上的火焰抵得过天上的芬芳,梦比日子紧迫。”

  有人说,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存在,也有人说生活是一串串的快乐时光,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读书不仅令人明志,更使人觉醒。读书让我们精神愉悦、快乐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书店是除了家以外更能找到归属感的地方。

  西西弗书店诞生于1993年,是中国民营书店的先行者与代表品牌之一。

  “西西弗”的名字,源自古希腊神话!

  有个一直在推着石头上山的国王“西西弗斯”,寓意“保持向上”。取坚忍不拔、牺牲精神,希望成为图书行业或者文化行业的西西弗斯。

  长期以来,书店秉承“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的价值理念,发展连锁书店,推动大众精品阅读,目前已是拥有250家图书零售店、三百万活跃会员的连锁文化企业。

  虽然是将线下活动改为了线上,但微信群内读者的讨论仍很热烈。

  “真是太可惜了,我听说本次活动,除了可到西西弗书店的国瑞城店现场选书,还可参加文学知识问答,答对的读者还有奖品呢”。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这疫情没办法呀,咱们还是听工作人员的安排吧。

  “您们放心,咱们恢复线下活动后,会把这次有奖问答的活动补上的”,图书馆员在群内安慰道。

  “没事儿没事儿,我们就是随便说说,这已经很给你们添麻烦了,这都是下班时间了,您这边还在工作,真是不好意思。我有个小建议啊,我们每次参加咱们的选书活动,读到了很多好书,特别想分享一下读书的心得,你们能不能组织一下,给图书馆投稿写书评,组织读者座谈会啊,我们也为你们做点什么呀?”

  很多参加活动的老读者,看馆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回复群内新读者的问题。

  线上选书比现场选书更牵扯馆员精力,馆员要随时关注微信群内读者选书的信息,还要将每一位读者所选图书录入馆藏系统查询,如读者所选图书有超过馆藏5本以上的,还需要联系读者调换所选图书,常常需要反复多次。

  但图书馆员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读者的选书登记、更改、最终确认,并把读者挑选的书单,转发给了书店,请他们加急配送。

  书店的库存,是每天变化的,故有一部分图书,店里没货或者缺货。

  为此,图书馆员就通过京东等网站搜索,尽全力帮读者将图书找全。图书配齐后,馆员还要将书分类、编目、录入数据,为读者分配活动纪念票,打包送到外借部,等待参加活动的读者预约借阅。

  24名读者选书48册,价值2000多元。由于西西弗书店图书更新快、选书视角独特,近一半读者所选之书,都是许多图书馆馆藏中未有的。

  有几位读者因不会网络选书,放弃了参与,但他们仍然得到了本次活动的纪念票。

  第18站书香之旅活动纪念票的正面,是西西弗书店图案,时尚典雅;另一面是菊花图案,配有唐代诗人元稹《菊花》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票面上还有九十岁高龄的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邓友梅老先生遒劲有力的亲笔签名。

  “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9站,选定在11月6日周六下午,地点是人民艺术剧院里的戏剧书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首都剧场内。

  读者可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报名,名额30名。如果因

  疫情转为线上活动,图书馆会及时通知。

  报名参加活动的读者,可得到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老师亲笔签名的纪念票。

  ★东总布绘本之旅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东总布分馆中秋节主题活动

  21日农历八月十五,东总布分馆在公众号发布“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为主题的中秋节线上活动。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绘本《伊伊,中秋节快乐!》用一个孩子看中国传统节日现象的视角为主线,串联了亲子故事、节日民俗、传统知识、互动游戏等要素,将传统文化要素呈现给孩子。

  手工作品“小月饼”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物材料,以画、剪、折、叠等方式,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通过作品感受中秋节当天人们欢聚一堂,赏月吃月饼的节日气氛。家长可以帮助小朋友准备手工材料,和小朋友一起动手完成制作,促进亲子交流,增进亲子感情。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东总布分馆重阳节主题活动

  10月14日,东总布分馆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以诵读故事和手工方式进行的《重阳节》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及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建一个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手工作品“菊花”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美工材料,以折叠、粘贴等方式,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在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孩子们将自己的祝福送给老人,让老人在得到礼物的同时也感受到精神上的慰藉,感受浓浓的祖孙之情,相信这次活动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埋下爱的种子。

  ★平安保险

  百年天桥 红色足迹

  9月12日下午,我馆与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工会合作的“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公益直播讲座在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社区大讲堂教授团成员,研究馆员李金龙为职工和读者们分享“百年天桥红色足迹”,100余名职工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

  讲座中,李老师介绍了天桥是北京南中轴线上的一座汉白玉单孔高拱桥。据史书记载,天桥始建于明代。是明清两代皇帝赴天坛和先农坛祭祀的必经之路,天子所行之桥,被称之为天桥。天桥既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又有民国时期香厂新市区的快速发展;既有传统的市肆商贸文化,又有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特别是百年来革命先驱在天桥留下的红色足迹和遗址遗迹,构成了天桥地区丰富的红色基因和历史特色。

  最后李老师和企业职工积极的参与互动,职工们感受到老北京深厚的文化与历史。

  胡同里的藏书楼——完颜麟庆与他的嫏嬛福地

  9月26日下午,我馆与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工会合作的“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公益直播讲座如期开讲。本期讲座由我馆参考咨询部馆员见世君为职工们分享“胡同里的藏书楼——完颜麟庆与他的嫏嬛福地》”,百余名职工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

  讲座主要从完颜麟庆家世与生平、私家园林半亩园、嫏嬛藏书等几个方面,全面解读了麟庆其人、其事、其书。江山鼎革,家族没落,曾经名噪一时的京城名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段鸿雪因缘,只留得片语只言和惊艳的光影,让后来者追寻。

  北京的每一条胡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承载着历史与文明。今天独撷弓弦胡同的一段往事,却让我们感受到身边胡同的独有文化魅力。

  中国防疫第一人——伍连德

  10月17日下午,我馆与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工会合作的“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公益直播讲座在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邀请到北京日报高级编辑刘扬为职工和读者们分享“中国防疫第一人——伍连德”,百余名职工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

  讲座中,刘老师介绍了伍连德博士是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中央医院创始人,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他指挥扑灭了1910年的东北鼠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的大型瘟疫。

  最后刘老师和企业职工积极的参与互动,职工们感受到在伍连德的身上,充分体现了那一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对国家、对民众、对事业的担当、奉献和情怀。

  祥瑞中国之神兽

  10月31日下午,我馆与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工会合作的“爱生活·书海听涛”系列公益直播讲座在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书画协会副主席、北京著名京味民俗画家杨信为职工和读者们分享“祥瑞中国之神兽”,百余名职工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

  讲座中,杨老师介绍了神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古人常把它们建造于建筑中,希望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杨老师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应从细节入手,神兽的石刻砖雕见证记录了当时的工艺,造像及色彩。

  最后杨老师总结说到古建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同样重要。以后他还会继续绘制祥瑞系列的绘画作品,将来他会把这些画作集结成册,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神兽文化,注重古都的文物保护。

  ★文化助残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

  2021年,东城区图书馆与区残联文体中心继续合作开展“共享阳光,彩虹东城”文化助残系列活动。视障阅读活动采取线上方式开展,借助微信群搭建视障残疾人阅读及朗诵线上交流空间,以丰富视障等残疾人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阅书香”视障线上阅读活动第24期,于9月15日(周三)下午2:00-4:00,在“视障阅读交流群”内开展。目前群成员42人,包括视力残疾人、区盲协、读书会、诗歌朗诵残疾人爱好者等。活动围绕“心阅书香”这一主题,精选生活美学、历史文化等受读者欢迎的优秀文学作品,邀请大学生文化志愿者一同参与文本朗读,在群内推送朗读音频文件和数字资源链接,本期欣赏作家莫言的两篇励志散文,《生活本该如此》讲述生活的真谛,尽情热爱自己,热爱生活,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另一篇《拾馒头的父亲》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心中恐惧与烦恼都源于自己,关键是自己战胜心魔,取得成功。

  群内读者通过欣赏文章朗读,分享各自的阅读收获和感悟,交流氛围活跃。借助线上平台和微信群组织活动,减少了视障等残疾人读者交通出行的不便,可随时随地在群内反复收听和分享,帮助读者解放双眼,足不出户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书画赏析与笔会

  浅谈对联创作的艺术性

  9月12日上午,“书海听涛——书画系列”线上直播公益讲座如期举办。讲座邀请到了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楹联学会副会长、朝阳区诗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雅风》、《朝阳诗刊》主编赵永生。此次讲座主题为“浅谈对联创作的艺术性”,2304名绘画爱好者线上聆听。

  讲座中,赵老师先从对联创作的艺术性主要有三个特征,即结构特征、韵律特征、意蕴特征。然后介绍了写好对联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赵老师总结一副好对联或者好诗,写作前要好好谋划,上、下联要有明确分工,泾渭分明,内容不可混同。

  对联是艺术作品,要讲究艺术性。赵老师鼓励大家一定要在艺术性上下苦功夫。期待着大家拿出可圈可点、脍炙人口,有很高艺术水准的好联。

  秋果丰收寓意好 中秋书画送祝福

  9月19日上午“中秋”假期首日,书海听涛——书画系列直播讲座邀请到了中国书协会员、北京美协会员、东城区书画协会副主席耿军老师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大家讲解“春华秋实系列之秋天的收获(果实的绘画技法)”,2000余名绘画爱好者线上聆听。

  讲座伊始,耿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石榴、柿子等果实的特点,随后耿老师例边画边讲,着重讲解了用笔、墨色及笔墨间的变化,例如叶片墨色的轻重,一些部位的穿插的手法表现等等。整个讲解过程细致入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解与示范,“秋果图”展现在大家眼前,柿子还有事事如意的寓意。耿老师的画形象生动,构图均衡。“秋果”的美好寓意在中秋首日为读者们献上了节日的祝福。

  线上讲座学书画 详解写生与创作

  10月10日上午,“书海听涛——书画系列”线上直播公益讲座如期举办,本期讲座邀请到北京美协会员、东城区书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段浚川,与广大书画爱好者分享“写生稿转化为创作”,2300余名书画爱好者观看直播。

  讲座中,段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写生稿转化为创作,通过一副山水作品的现场演示,讲解了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山水画的绘画技巧。

  经过一个小时的讲解与示范,大家对“写生稿转化为创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书画讲座内容充实,方法实用,读者收获丰富。

  书法学习定方向 深度探究艺术美

  10月17日上午,“书海听涛——书画赏析与笔会”系列讲座如期举办,本期邀请到了中国书画协会会员、东城区书画协会副主席郭凤金老师主讲“选定书法学习方向,探究书法艺术之美”,20余名书法爱好者现场聆听。

  讲座中,郭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书法学习的方法和选定学习方向的重要性。结合学员书法作品进行了点评,为大家讲解了作品的优劣,学习进步的方向。讲座结束后,郭老师还与读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他们的作品给予了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