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服务 > 东华流韵 > 老字号
萃文阁

简介


  萃文阁坐落在琉璃厂文化街的东口,是一家以研究和经营书法字画篆刻印章材料、文房四宝为主的专营店。萃文阁的书法篆刻创始人魏长青先生,是一位在书法篆刻、金石鉴赏等方面都颇有成就的艺术家。萃文阁的书法篆刻,集名家之特长,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具有古朴浑厚之气势,为此受到众多国内外爱好者的好评。这里治印人材辈出,已故的魏长青、陈漱先生,为开创萃文阁的治印艺术作出杰出的贡献。现在的徐焕荣(号柏涛)、李文新(号石夫)、张荫堂(号砚波)高级工艺美术师以及特二级、特三级书法篆刻师刘铁宝、吕品、韩宝玉更有卓越的成就,其作品在国内外广泛流传,特别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

溯源


  萃文阁开业于1930年左右,由昌平县人魏长青创办。原址为劝业场内(今“新新服装店”址),以经营图章篆刻为主。是一家以研究和经营书法、字画、篆刻、印章材料、文房四宝为主的专营店。民国初年,魏长青在廊房头条首善第一楼的文宝斋学徒(后迁至东琉璃厂),能在四寸见方的黑盒上写下一千二百余字的兰亭十三跋。后在劝业场开设本文阁。

  因竞争激烈,难以立足,不久迁至琉璃厂东街。西邻永宝斋,东毗文宝斋,在夹缝中生存。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永宝斋、文宝斋相继倒闭,萃文阁也因刻图章的石料来源被断,只能勉强维持。为了生存,巍长青带领几个徒弟,搜集收买旧图章,磨去字重刻,以大改小,渡过艰辛的日子,并研究出了石料抛光上亮和制做 “八宝印泥”的技术。印泥又叫印色。萃文阁自制的印泥是用朱砂、艾绒、珍珠、玛瑙和蓖麻油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由于其选用的是上等料,特别是蓖麻油用的是多年陈油。因此,萃文阁的印泥色泽鲜艳,持久不退,盖在纸上而不溢油。

  解放后,195511月魏长青、徐焕荣将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题词,篆刻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徐柏涛在其《我的翰墨生涯》中记录了这段经历:“由毛泽东主席19499月亲奠基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动工兴建。毛主席亲自为纪念碑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题写了碑文。毛主席的题字每字只有三寸见方那么大,周总理所题碑文字也只有小楷那么达。字体的放大工作,就交给了我和魏长青先生。我俩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放大任务,接着又用打格放大的方式,将周总理写的碑文放大成现在的样子。”

创始人魏长青


  魏长青是北京昌平县人,从小就在琉璃厂学徒。他写得一手好颜体字,临摹《麻姑仙坛记》碑,几可乱真。写篆、隶字体也佳。他治印,能刻吴昌硕体。但最擅长的还是制作“八宝印泥”。他曾向笔者娓娓介绍他的印泥制法,如何采艾,如何洗艾,如何调银朱。他采用的是上等银朱,碾碎后用旧箩筛过,因而质地优良。他还搀入玛瑙、珍珠的粉末,这样就构成了印泥鲜红发亮等特点。“八宝印泥”就是指含有这些贵重原料而制成的印泥,极为名贵。

  制印泥的关键原料是印油。魏长青藏有一瓶陈年老印油,这是他在偶然一次机会获得的。有一次,他在逛宣武门旧货摊时,发现地摊上摆着一瓶已经凝冻的陈年印油,摊贩不知这是何物。从前北京宣武门、东晓市、德胜门外常有这样的旧货摊,出售旧衣服、文物书籍以及奇异杂物。魏长青是内行,一眼看出这是明末清初储存已达几百年的印油。印油是先将蓖麻榨压成油,存在密封的瓶内,放在烈日下晒,任凭风吹雨打,要经历若干年后才能做印油使用。从前显宦人家书香门第常常在院内挂上一小瓶黄色的油,承受日晒雨淋,就是供作印泥用的印油。魏长青只花了很少钱就买下了这瓶油。每次制印泥,他只抠出一小块冻油,再用新蓖麻油化开,然后搀上银朱等其他原料,就调成当时闻名遐迩的“八宝印泥”。油和银朱的比例是经过他反复试验才琢磨出来的,搀合适了,书画上盖的印才能不溢油,而且保持色泽鲜艳。

  有一次,魏长青曾约笔者一起去故宫博物院看画。他指着一幅唐寅的画对笔者说,该画虽已经过了400多年,纸已变色,但画上的印仍然鲜艳夺目,就是因为其中所含的银朱质量好,印油也好。凡书画家都讲究用好印泥,所以他终身琢磨研究调制好印泥的技艺。他不知道“西泠印泥”的制作方法,但他的“八宝印泥”独揽京华,也可以与“西泠印泥”相媲美。

  魏长青好收藏,因为开设刻字铺,藏有各种珍贵石章,他曾打开箱柜让笔者看过他珍藏的各种鸡血、田黄、鱼脑冻等名贵石章,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对魏长青来说,他爱碑帖,也爱石章,常看到他挟着碑帖或手托着石章在琉璃厂街上行走,那是他正在去邀请别人来评赏他的碑帖或石章。

  魏长青后来为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做出过贡献。当时周恩来总理为纪念碑题了辞,在魏长青设计下,周总理的题辞由他放大镏金镌刻在巨大的花岗石上。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艺,但事成后,他却不要丝毫报酬。魏长青逝于1978年,终年75岁。

  魏长青有两个弟子,大弟子徐柏涛,现已77岁,书法篆刻也佳,经常为人题写牌匾。二弟子李文新,“文化大革命”后曾数度到法国美国日本当众表演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书法和篆刻,声名大噪。现在萃文阁是北京印章艺术公司设在琉璃厂的门市部,它的业务是书法和篆刻,人员除李文新外,还拥有砚波、铁宝等几位知名的书法篆刻家。

萃文阁名师


  徐焕荣,字柏涛。一九一六年生于北京昌平县,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书法协会顾问、北京市特一级书法篆刻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徐焕荣十五岁进萃文阁学习篆刻,后又研究书法、绘画、雕印钮,从事书法篆刻已有五十余年,卓有建树。他在书法方面,对甲骨、钟鼎、秦篆颇有研究,真、草、隶、篆驾轻就熟,由擅草、隶、篆,并以大篆为一帜而独树。六十年代用各种字体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贴,被日本客人以高价索存。篆刻方面,以秦汉为基础,吸取历代名家之长,最长于封印泥。其作品具有千变万幻、出神入化之境。雕印钮方面亦有造诣,《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石雕和仿古印钮,别有情趣,被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所收藏。他曾多次前往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其作品深得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李文新,字石夫。一九三一年生于河北定县,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北京市特一级书法篆刻师、北京市印章艺术公司萃文阁经理、高级工艺美术师。

  李文新自幼喜爱书法篆刻,十二岁拜著名篆刻家魏长青为师,经四十余年的勤奋实践,师承与创新相得益彰,造诣深厚。其书法,初临摹石鼓、碑碣,后取法于邓石如,形成独特的风格。金石篆刻取法于秦汉,尤长汉印,急就印、铁线篆,最冥心潜索于治印章法,使之天然成妙,为名人与爱好者珍藏之物。李文新曾多次赴日本讲学,去西欧交流技艺,作品曾在国内外展览中多次获奖。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著名作家韩素音等诸多知名人士都向其求印。

  张荫棠,字砚波。一九三四年生于河北固安县,现为中国书法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市特一级书法篆刻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张荫棠少年时期酷爱书法,十八岁开始从事书法篆刻专业,现已有三十余年。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刻苦攻读,临摹秦篆、汉隶、金石文和碑帖,汲取名家之精华。在多年的实践和体检中,不断追求并融合自身的体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能书真、草、隶、篆多体书法。他在篆刻上受赵之嫌、吴昌硕等名家印迹的影响极深,具有章法巧妙,古朴浑厚、严整平稳等特点。《艺海无涯,永求探索》是其自勉之句。

  刘铁宝,1944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特三级书法篆刻师。少时受其叔父——齐白石先生之高徒刘冰庵先生的熏陶,学习齐白石篆刻艺术,颇得“齐派”篆刻之真谛。后又从师于郭凤惠先生和启功先生,潜心研究书法。真、草、隶、篆诸体多所涉猎,尤攻篆、隶二体。其书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日本空胜寺和澳门贾梅士博物馆收藏,受到各界人士好评。

  吕品,号犁石,别署百忍斋主。1949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北京一级书法篆刻师。吕少时随父亲习书、后从师李文新、柏涛先生学习篆刻、以秦汉印为本,博采诸家,得牧甫让之意趣,自树风格。尤在甲骨文入印方面得教于历史文字甲骨学家胡原宣先生,别出新意,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卓有成就。其中有日本书道艺术院奖。被列入《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

  韩宝玉,号松岩。1942年出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特三级书法篆刻师。韩宝玉从事篆刻、绘画20余年。从师著名篆刻家柏涛、李文新先生,学习篆刻艺术并潜心研习印材雕钮艺术。后拜著名书画家陈大章先生为师,学习国画艺术。他将书、画、印三者融会贯通,取得了一定成就。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书画展览、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