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服务 > 科举辑萃 > 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
彭定求
类 别: 文状元
朝 代:
曾用名: 不详
生卒年: 1645~1719
字: 勤止
号: 访濂、止庵
籍贯(古称): 江苏长洲
籍贯(今称): 江苏苏州
及第时间(中历): 清康熙十五年
及第时间(西历): 1676年
科 别: 丙辰科
名 次: 进士第一人
授 官: 日讲起居注官
谥 号:
著 作: 《学易纂录》,《南畇文稿》十二卷,《南畇诗稿》二十七卷,《南畇续稿》

  彭定求祖籍江西临江府清江县,后迁入吴县。清朝,改入长洲。彭定求的父亲是彭珑,字云客,进士出身。以研习“理学”闻名江南,人称“吴中醇儒”。彭定求出自书香门第,也以夺魁光耀门楣。

  据说,彭定求参加殿试后,读卷大臣们将他的试卷置于第三呈进。康熙帝问会元卷为什么排在第三,大臣们说彭定求书法不如前两卷。康熙帝说:“会元策末数行,有劝勉朕躬之意。往时周(敦颐)、程(颐、颢)、张(载)、朱(熹)岂俱工书者?”于是,亲自拔置第一。

  康熙十五年,彭定求得中丙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而后,彭定求历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不久,乞请归省,家居二年。召回京城,呈办纂修太宗圣训、世祖圣训,彭定求晋升翰林院侍讲,在翰林院为官约四年。而后,再次以病辞职,回归故里。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南巡,对彭定求学问、品行及家世褒奖,并问及其病况。这一年,他曾奉命,在扬州书局参与校编《全唐诗》。从此,彭定求终生不复出,潜心学问。他曾说:“今决计闲居,甘分隐约,实愿讽泳遗经,荡涤渣滓。”彭定求隐居在家,研习宋明儒学遗书,从事著述。其间,他仍参与地方公益及文化事业,修葺学舍、祠堂、庙宇。

  彭定求以刊印书籍及教授生徒,度过后半生。

  彭定求早年就热衷于理学,在研读周敦颐等理学著述后,更为推崇。由于师承关系,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对于彭定求影响很深。但是他不囿于门户之见,虽倾心于王氏心学,同时又兼采程朱理学的思想。因此,在理学上彭定求独树一帜。虽然刚刚为官,彭定求却已萌生辞官回乡、潜心理学的念头。只因不愿违背父亲的意愿,只好经常告假在家,虚留官位。彭定求常常只是在父亲催促下,才回京复职。他的父亲去世之后,彭定求便毅然辞官归乡,一心研修理学,并以此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从彭定求自撰墓志中可见其志向。在“苏州彭氏有南畇者以孝友称,其孙大司马公(彭启丰)复中元魁,。……祖孙状元,世所罕见。科目之盛。为当代冠。”简述之后,就是记述彭定求“知生死如昼夜,乃原始以反终,唯循理而顺命……”的理学观念。充分体现了他“明天理,去人欲”的理学思想。

  据说彭定求尊崇儒学,也出入释道。家中修有文昌阁,供奉文昌帝。

  著有《学易纂录》、《南畇文稿》十二卷、《南畇诗稿》二十七卷、《南畇续稿》一卷、《姚江释诬录》一卷、《儒门法语》一卷、《明贤蒙正录》二卷、《密证录》一卷。

  另有《小学纂注》、《孝经纂注》、《汤潜庵文集节要》八卷、《周忠介公遗事》等。

诗 词: